[发明专利]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2565.2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乐;杨孟嘉;陈志强;冉小兵;邓小云;戴长年;刘宝亭;米大为;唐茂;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2 | 分类号: | C22C38/52;C22C38/44;C22C38/40;B23P15/00;G21C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冬华 |
地址: | 518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接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料并真空冶炼,获得钢水;
2)用钢水浇注电极;
3)将电极电渣重熔获得电渣锭,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电渣锭含有0.080-0.140%C、≤0.50%Si、≤0.80%Mn、≤0.020%S、≤0.030%P、0.50-1.00%Ni、11.50-13.00%Cr、≤0.10%Co、≤0.050%Al、≤0.60%Mo和余量Fe;
4)将电渣锭退火处理后锻造开坯;
5)钢坯退火处理后,经热轧圆钢后、圆钢调质热处理和超声探伤获得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真空冶炼时的真空度达2.7x10-2mbar,且先在真空感应炉内装入除金属Mn以外的合金料,充入氩气后通过自动加料室加入金属M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元素采用纯料配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电渣锭的退火工艺为:在≤600℃保温约3小时,以≤120℃/h的加热速度加热至>840℃;在>840℃保温约6小时后,以≤50℃/h的冷却速度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电渣锭的锻造开坯时的加热工艺为:将电渣锭在≤600℃保温约3小时后,以≤120℃/h的加热速度加热至>1100℃并在>1100℃保温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钢坯的退火工艺为:在600~650℃待料后,以≤120℃/h的加热速度加热至860℃±10℃;在860℃±10℃保温5~6小时后,以20~40℃/h的冷却速度冷却至400℃出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圆钢调质热处理的具体工艺为:淬火,在≤650℃保温约0.5小时,然后加热4~5小时升温至960~1000℃;在960~1000℃保温1~1.2小时后,油淬;回火,在≤650℃保温约0.5小时,然后加热1.5~2小时升温至660~680℃;在660~680℃保温3~3.5小时后,空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电渣锭退火处理后,取样确认电渣锭的合金成分和含量为步骤3)中的合金成分和含量。
9.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含0.080-0.140%C、≤0.50%Si、≤0.80%Mn、≤0.020%S、≤0.030%P、0.50-1.00%Ni、11.50-13.00%Cr、≤0.10%Co、≤0.050%Al、≤0.60%Mo和余量F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可拆接头是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25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