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可调360度倒车镜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61626.3 | 申请日: | 2014-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盛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可调 360 倒车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可调360度倒车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是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情况来进行变道或转向、转弯的。现有的汽车后视镜主要有平面后视镜与弧形后视镜两种,都存在着视区小、盲点大的缺点。有资料表明,许多交通事故、特别在汽车变道或转弯时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驾驶员无法观察到车后方来车造成的。因此如何减小或消除后视盲区成为汽车后视镜设计的重点。而且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在倒车时,后视镜并不能看到后轮的一些情况,这样倒车入库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可调360度倒车镜,该倒车镜能消除后视盲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可调360度倒车镜,包括一后视镜外壳,所述后视镜外壳上设置有一后视镜子,所述后视镜子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凸起且倾斜的镜片,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设置有一后视镜360度转向器,使得固定组件能在通孔上进行360度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后视镜子的左上角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中空的套管和一限位片,所述镜片设置于套管的端部,所述套管上开设有一环形槽,且该环形槽恰能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所述限位片将套管固定于通孔上;所述限位片螺旋连接于环形槽的尾部,所述后视镜360度转向器置于套管的底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则固定组件上的镜片能照射到车后的任意方向;由于镜片是凸起且倾斜状态,这样通过镜片能观察车尾和路面的情况、后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或后轮胎是否缺气;从而能看清路面的情况,彻底消除后视镜后视盲区,进而避免了因小型汽车后视镜盲区大或汽车轮胎出问题而带来的交通隐患,增强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可调360度倒车镜,包括一后视镜外壳1,所述后视镜外壳1上设置有一后视镜子2,所述后视镜子2上开设有一通孔(未图示),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一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凸起且倾斜的镜片4,所述固定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一后视镜360度转向器(未图示),使得固定组件3能在通孔上进行360度旋转;由于镜片4是凸起且倾斜状态,这样通过镜片4能观察车尾和路面的情况、后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或后轮胎是否缺气。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后视镜子2的左上角边缘。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一中空的套管31和一限位片32,所述镜片4设置于套管31的端部,所述套管31上开设有一环形槽33,且该环形槽33恰能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所述限位片32将套管31固定于通孔上;所述限位片32螺旋连接于环形槽33的尾部,所述后视镜360度转向器置于套管31的底部。这样限位片32能进行拆卸,在固定组件3上的镜片4损坏时,能进行更换。只要旋开限位片32,即可将套管31从通孔中取出;操作方便。
总之,本发明通过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则固定组件上的镜片能照射到车后的任意方向;由于镜片是凸起且倾斜状态,这样通过镜片能观察车尾和路面的情况、后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或后轮胎是否缺气;从而能看清路面的情况,彻底消除后视镜后视盲区,进而避免了因小型汽车后视镜盲区大或汽车轮胎出问题而带来的交通隐患,增强了行车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盛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平市盛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中视后照镜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的车载驾驶辅助图像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