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棚巷道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1561.2 | 申请日: | 2014-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欧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亚伟 |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用悬移 顶梁 液压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支护设备,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煤矿架棚巷压力集中区域,尤其是采煤工作面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的巷道,巷道扩修、回收拆除支架处,用于加强巷道抗压能力的悬移顶梁液压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条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第九十二条规定,扩大、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拆除回收支架时,必须加固工作地点5米范围内的支架。同时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增加,已逐步进入深部开采,矿压显现愈来愈明显,巷道变形严重,对巷道加固强度的要求也增大。
这就要求对特殊地点架棚巷道进行有效的加强支护方法,目前加强巷道支护的方式主要有单体液压柱点柱加固、单体液压支柱配钢梁加固、木点柱加固等,以上加强支护方式的操作全部需要人力完成,并且有很多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护强度低:对于顶板压力大的地点,底板松软时单体支柱钻底多,达不到加固效果,造成巷道变形严重。
(2)支护速度慢:由于单体液压支柱、顶梁的支设和回撤速度难以大幅度提高,制约工作速度。
(3)劳动强度大:支设、回撤单体支柱以及顶梁频繁,并且全部采用人力,造成使用人员多,劳动强度大。
(4)安全性差:工序复杂,人工操作多,造成事故的概率较大。
因此研究架棚巷道的加固技术,设计一种承载能力高、机械化程度高、安设方便、可随工作地点推移而自移的架棚巷道加固设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能力高、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安设方便的架棚巷道加固设备,即架棚巷道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架棚巷道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护装置,包括前节支架、后节支架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节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前节纵梁2;后节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后节纵梁1;所述的平行前节纵梁2之间和平行的后节纵梁1之间设置有四根横梁3;所述的每根横梁3的下方各设置有两个托梁滑槽5,位于托梁滑槽5内的托梁4将前节支架与后节支架连接;
所述的后节纵梁1、前节纵梁2下方分别铰接有液压立柱7两根;
所述的前节支架和后节支架上连接的相邻的横梁3下方各设有两个铰接耳,铰接耳内连接有拉架油缸6;
所述的托梁4之间设置有三根托梁连接8,其中两根设在托梁4两端,另外一根设在后节横梁旁边,限定后节支架与托梁4的相对位置,托梁4跟随后节支架移动;
托梁滑槽5上下两端设有调节插孔,调节插孔内设置有调节销子9。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高,机械化程度高,全液压控制,支架的稳定性好,安设及拆移方便。这种支架能对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应力范围内巷道进行有效的加固,保持巷道高度与断面,并且可随工作面推进而自移,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为:后节纵梁1、前节纵梁2、横梁3、托梁4、托梁滑槽5、拉架油缸6、液压立柱7、托梁连接8、调节销子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架棚巷道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护装置,包括前节支架、后节支架两部分,所述的前节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前节纵梁2;后节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后节纵梁1;所述的平行前节纵梁2之间和平行的后节纵梁1之间设置有四根横梁3;所述的每根横梁3的下方各设置有两个托梁滑槽5,位于托梁滑槽5内的托梁4将前节支架与后节支架连接;托梁4在移架过程中起到支撑卸载支架重量与轨道的作用;
所述的后节纵梁1、前节纵梁2下方分别铰接有液压立柱7两根,在根据巷道高度调整油缸支撑高度,与纵梁可组成正梯形支撑。
所述的前节支架和后节支架上连接的相邻的横梁3下方各设有两个铰接耳,铰接耳内连接有拉架油缸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亚伟,未经欧亚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冻餐厨垃圾运输车
- 下一篇:碳酸盐岩天然气层地层密度判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