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挂锁及开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0882.0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林晖;龙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智能 挂锁 开锁 方法 | ||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一个手持RFID终端、智能挂锁管理系统和不少于一个RFID智能挂锁;所述手持RFID终端与所述RFID智能挂锁交叉连接,同时,所述手持RFID终端还分别与所述智能挂锁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手持RFID终端靠近所述RFID智能挂锁后,通过RFID信号控制RFID智能挂锁开启;手持RFID终端用于存储多个RFID智能挂锁权限,而RFID智能挂锁内也用于存储多个手持RFID终端的黑/白名单,两者之间的权限信息为多对多的关系;所述智能挂锁管理系统通过GPRS网络同时连接不少于一个的所属手持RFID终端,并与之交换信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智能挂锁包括机械锁体、控制模块,RFID通信模块、状态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控锁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RFID通信模块、所述状态管理模块和所述电控锁芯模块相互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单向连接。锁体表面没有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RFID终端包括控制模块、RFID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人机界面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RFID通信模块、所述GPRS通信模块、所述人机界面模块相互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RFID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通信模块采用双频机制实现,采用125K频率作为唤醒信号,2.4G频率作为通信信号;所述状态管理模块采用光电开关实现。
5.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挂锁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手持RFID终端接收到RFID智能挂锁的ID后与存储的权限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信息合法,进行步骤D;如果信息非法,产生一条开锁失败的记录信息并保存,再进行步骤H;
步骤D、产生并保存此次操作的流水号、RFID智能挂锁ID、开锁时间;
步骤E、手持RFID终端向RFID智能挂锁采用2.4G频率发送携带自身ID信息的开锁指令;
步骤F、RFID智能挂锁收到开锁指令后与储存的权限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信息合法,启动电控锁芯模块进行开锁,然后将开锁成功的状态信息返回手持RFID终端;如果信息非法,RFID智能挂锁直接返回开锁失败信息;
步骤G、手持RFID终端接收到RFID智能挂锁返回想信息,与步骤D的信息一起产生一条开锁成功的记录信息并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挂锁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一下步骤:
步骤A、手持RFID终端靠近RFID智能挂锁并采用125K频率发出唤醒信号;
步骤B、RFID智能挂锁接收125K频率的唤醒信号后,从唤醒状态转入工作状态并将自身的ID信息通过2.4G频率发送给手持RFID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挂锁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G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H、手持RFID终端将产生的完整开锁记录通过自身的GPRS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传至智能挂锁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8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陶土花砌砖幕墙结构
- 下一篇:用于制造芯片布置的方法和芯片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