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碱染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60224.1 | 申请日: | 2014-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潮 |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色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毛纱有机碱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染产品纤维素染色中,大都应用活性染料,而纤维素在一般中性介质中是不活泼的,只有在碱性介质中,才能与染料发生亲核取代或加成反应起共价结合而固色。传统工艺中常使用的固色碱剂主要有烧碱、磷酸三钠、硅酸钠、纯碱等。其中以纯碱在工厂中使用最多。但在实际生产中,纯碱用量很大,水溶性差,易结块堵塞加料管,给操作带来不便。若化料不彻底会造成带碱不匀,使纱线产生色花,且常因染浴中含较多碳酸盐而产生白斑,影响染色质量。
为防止染色过程中因纯碱用量大而使染浴中碳酸盐含量过高产生白斑,要对染色完成后的后处理水洗工序加多,这样造成水、电、气的用量大。且纯碱染色在染色后废水中的COD排放量高,污染环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采用有机碱代替了传统的烧碱、纯碱等无机碱,有效的提高了活性染料的安全系数,不易产生色花,染色过程中PH值更加稳定,减少了由于染浴PH值波动而产生色差的可能,使毛纱手感更好,色泽更加鲜艳,解决因清洗不净而引起的白斑、白粉等染色疵病,染色质量大大的提高,进一步减少废水COD排放量,环境污染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染色方法如下:
(1)预处理工艺:常温下将毛纱置于染缸中,并放入活性染料,助剂等浸泡15-30min;
(2)染色工艺:将预处理后的毛纱由常温升温至60-70℃左右,升温速率保持在0.5-1℃/min,染色40-80min;
(3)固色工艺:加入有机碱固色,使有机碱的浓度保持在1.5-3g/L的范围内,有机碱加入过程中要缓慢均匀,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保温60-80min;
(4)皂洗工艺:温度降到室温后,排干液体,加入皂洗剂进行清洗10-15min;
(5)热水洗工艺:在水温为80-90℃下清洗15-20min;
(6)中和工艺:在步骤(5)的液体中缓慢加入酸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50℃左右;
(7)烘干:将上述处理步骤后的毛纱进行烘干即可。
所述的有机碱为三乙醇胺。
本发明有效的减少了印染废水COD的排放量,满足了现代生产及环境保护的需求,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保的发展要求,将给印染行业增添新的活力,降低了印染产品的加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有机碱染色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预处理工艺:常温下将毛纱置于染缸中,并放入活性染料,助剂等浸泡20min;
(2)染色工艺:将预处理后的毛纱由常温升温至65℃,升温速率保持在0.7℃/min,染色60min;
(3)固色工艺:加入有机碱固色,使有机碱的浓度控制在2.0g/L,有机碱加入过程中要缓慢均匀,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保温60min;
(4)皂洗工艺:温度降到室温后,排干液体,加入皂洗剂进行清洗15min;
(5)热水洗工艺:在水温为90℃下清洗18min;
(6)中和工艺:在步骤(5)的液体中缓慢加入酸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50℃左右;
(7)烘干:将上述处理步骤后的毛纱进行烘干即可。
所述实例的有机碱为三乙醇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有机碱染色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预处理工艺:常温下将毛纱置于染缸中,并放入活性染料,助剂等浸泡30min;
(2)染色工艺:将预处理后的毛纱由常温升温至70℃,升温速率保持在1℃/min,染色50min;
(3)固色工艺:加入有机碱固色,使有机碱的浓度控制在2.2g/L,有机碱加入过程中要缓慢均匀,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保温70min;
(4)皂洗工艺:温度降到室温后,排干液体,加入皂洗剂进行清洗12min;
(5)热水洗工艺:在水温为85℃下清洗15min;
(6)中和工艺:在步骤(5)的液体中缓慢加入酸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50℃左右;
(7)烘干:将上述处理步骤后的毛纱进行烘干即可。
所述实例的有机碱为三乙醇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潮,未经朱文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