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纤维素纤维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0144.6 | 申请日: | 201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林;吴立新;王丽丽;卓东贤;翁子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J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纤维素 纤维 方法 | ||
1.一种制备纤维素纤维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植物纤维抽提除去蜡,浸泡亚氯酸钠水溶液除去木质素,浸泡碱溶液去除半纤维素、残余淀粉和果胶,然后将剩余的纤维素纤维用半透膜装袋,并放置于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辅以机械震荡去除碱,原位形成纤维素纤维球,最后干燥除水,可选择性利用交联剂将制得的纤维素球进行交联;所述的纤维素纤维长度为2mm~30mm,直径为5μm~2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纤维包括竹纤维、麻纤维、棉纤维、甘蔗纤维、稻草纤维、木纤维、香蕉纤维、菠萝纤维和椰子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提是指将植物纤维置于索氏抽提器中,利用体积比从1:10到10:1的苯/乙醇溶液在70℃条件下抽提10~20小时,或者利用体积比从1:10到10:1的甲苯/乙醇溶液在100℃条件下抽提5~15小时,除去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氯酸钠水溶液是用95%的盐酸或者98%的硫酸调节pH值到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碱溶液之前需要对亚氯酸钠溶液浸泡过的纤维素纤维利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至中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透膜截留分子量为3500~14000,材质包括再生纤维素膜和纤维素酯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震荡具体指半透膜在水溶液中做旋转运动,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机械搅拌、磁力搅拌,同时,将搅拌器连同容器置于震动台上进行震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具体指戊二醛、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纤维球的形状为球形,比表面积1080~1560m2/g,粒径为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1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