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0027.X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7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泳;郑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Mplu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 原市灵***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器 | ||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9月2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3-011258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器。
背景技术
振动器,作为一种利用电磁力的产生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的部件,被安装在移动电话中,以用于通过向用户传递振动来无声地通知用户接收到来电。根据移动电话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向移动电话添加多功能的趋势,已经要求移动电话的部件具有小的尺寸和高的质量。
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开发一种具有能够克服现有振动器的缺点并显著提高质量的新结构的振动器的需求已经增加。
同时,随着移动电话中的智能电话的发布已经快速增加,触摸屏的方案已经被采用,从而振动器用于在触摸触摸屏时产生振动。对于在触摸触摸屏时产生的振动具体要求的性能如下。首先,由于在触摸触摸屏时产生的振动量比在接收到来电时产生的振动量大,所以应该增加操作寿命。第二,为了当用户在触摸触摸屏时感觉到振动时增加用户满意度,应该根据对触摸屏的触摸速度来提高振动器的响应速度。
压电式触觉致动器已经用作一种能够实现这些特征的产品。压电式触觉致动器利用了当电压施加到压电元件时产生位移的逆压电效应原理,即,利用了使得一定重量的运动件移动所产生的位移而产生振动力的原理。
具有上述结构的振动器具有以下特征。能够获得预定级别或者预定级别之上的振动力的频率的带宽较宽,从而可实现稳定的振动特性,并且可多样化地应用具有在预定的频率范围内的低频和高频(而不是单一频率)的振动。此外,由于振动器可实现快速的操作响应特性,所以振动器可适于执行移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等)的触觉振动。
然而,由于压电元件的长度应该很长以确保位移和振动,因此,压电元件的长度增加并且压电元件变得易遭受掉落冲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第2011-206634号日本专利特许公布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外部冲击对压电元件造成损坏的振动器。
本公开的一方面还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产生的振动量的振动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振动器可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弹性构件,包括壳体固定部、压电元件安装部和质量体安装部,所述壳体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壳体,所述压电元件安装部被设置为面对所述壳体固定部,所述质量体安装部被设置为与所述壳体固定部相邻;压电元件,固定到所述压电元件安装部;质量体,被固定到所述质量体安装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具有闭合曲线形状。
所述弹性构件可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包括壳体固定部和从壳体固定部延伸的第一变形部;第二弹性构件,包括结合部、压电元件安装部和质量体安装部,所述结合部结合到第一变形部,所述压电元件安装部从所述结合部的一侧延伸,所述质量体安装部从所述结合部的另一侧延伸。
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可彼此一体地形成,或者可彼此单独地形成然后彼此结合。
所述压电元件可具有六面体形状。
所述质量体可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中的插入槽,并且所述质量体可具有硬币形状,其中,在产生振动时,所述插入槽使所述压电元件插入其中。
所述壳体可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以及装配到所述壳的下端部的支架,所述壳和所述支架中的每一个可设置有突起部,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弹性构件的两端部设置在所述突起部上,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除了所述突起部以外,所述壳和所述支架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圆形结构。
所述弹性构件还可包括接触所述压电元件的两端部的第一变形部,所述压电元件安装部可从第一变形部的一端延伸,所述壳体固定部可从第一变形部的另一端的中部延伸,所述质量体安装部可从第一变形部的另一端延伸,以使所述质量体安装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两侧。
所述弹性构件还可包括接触所述压电元件的两端部的第一变形部,所述压电元件安装部可从第一变形部的一端延伸,所述质量体安装部可从第一变形部的另一端的中部延伸,所述壳体固定部可从第一变形部的另一端延伸,以使所述壳体固定部被设置在所述质量体安装部的两侧。
所述质量体安装部的宽度可比所述壳体固定部的宽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plus株式会社,未经Mplu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马达控制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过调制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