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9953.5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崔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银杰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dsa 引导 下肢 动脉 造影 中的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属于一种常规的手术;手术中要求病人双下肢制动,因为下肢的活动和抖动会致导影像模糊,伪影形成,影响病变部位的显示;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因为老年病人难以长时间维持双下肢对称性体位,从而导致双侧下肢显影不对称,不利于DSA图像的解读,下肢动脉缺血的病人在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加重局部缺血性痛疼,不自主活动和抖动。
现有解决方案主要为细绳捆绑,宽幅松紧带捆绑,这两种方案共同的缺点为固定力不均匀,造成局部压迫,可能会影响造影结果,并且两腿合并后中间无支撑物,患者舒适度极差,影响造影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起到固定病人双下肢的作用,又能不影响动脉造影,还能使病人舒适的用于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固定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脚垫和弹性固定带;所述脚垫可脱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下端;所述弹性固定带有两条,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背面;
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固定袋、第二固定袋、中间固定袋和连接带;
所述连接带由左拼接片和右拼接片拼接而成,所述左拼接片为“山”字形,所述左拼接片与右拼接片镜像设置且一体成型,所述左拼接片与右拼接片之间所夹的“U”字形的底端高于所述连接带的底端;
所述中间固定袋缝接于所述左拼接片与右拼接片之间所夹的“U”字形的边缘;
所述中间固定袋外部为圆筒型袋,内部填充有海绵或棉花;
所述第一固定袋缝接于所述左拼接片的左侧边缘;
所述第一固定袋外部为圆筒型袋,内部填充有大米,圆筒型袋的上端粗,向下逐渐收窄变细;
所述第二固定袋缝接于所述右拼接片的右侧边缘;
所述第二固定袋外部为圆筒型袋,内部填充有填充物,圆筒型袋的上端粗,向下逐渐收窄变细;
所述第二固定袋的结构和材料与第一固定袋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固定袋和第二固定袋内的大米的填充密度为:0.75g/cm3;
所述中间固定袋外部的圆筒型袋、第一固定袋外部的圆筒型袋、第二固定袋外部的圆筒型袋和连接带的材料为纯棉帆布;
所述左拼接片和右拼接片的最窄处宽度为16cm;
所述第一固定袋、第二固定袋、中间固定袋上部在水平方向对齐;
所述中间固定袋的长度为80cm;
所述第一固定袋的长度为100cm;
所述第二固定袋的长度为100cm;
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公扣和母扣;
所述大米为新鲜干大米,使用前先对大米进行清洗除沙,再用75%的酒精浸泡10-15分钟,之后将表皮晾干后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之后烘干。
本发明所述用于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固定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既能起到有效固定病人双下肢的作用,又能不影响动脉造影,还能使病人舒适;脚垫可以防止患者脚背向下运动压迫血管,影响造影效果,并且枕头可提升患者在检查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定器主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器拆卸掉脚垫后的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固定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弹性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DSA引导下的双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脚垫6和弹性固定带5;所述脚垫6可脱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下端;所述弹性固定带5有两条,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背面;
脚垫6起到垫脚的作用,防止患者脚背向下运动压迫血管,影响造影效果,并且脚垫6可提升患者在检查时的舒适度。
如图1、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固定袋1、第二固定袋3、中间固定袋2和连接带4;
所述中间固定袋2外部为圆筒型袋,内部填充有海绵或棉花;中间固定袋2的设置起到支撑合并的双腿的作用,使患者舒适;
所述第一固定袋1缝接于所述左拼接片41的左侧边缘;
所述第一固定袋1外部为圆筒型袋,内部填充有大米,圆筒型袋的上端粗,向下逐渐收窄变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银杰,未经崔银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菜籽饼发酵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铜水管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