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啶虫脒结晶母液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59820.8 | 申请日: | 2014-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熊燕玲;吴静;吴重言;徐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克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13/61 | 分类号: | C07D213/61;C07C261/04;C07C25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22523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啶虫脒 结晶 母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啶虫脒结晶母液的方法,属于农药化学提纯领域。
背景技术
啶虫脒是一种重要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合成工艺有多种。主要合成工艺方法包括:氯仿降温通入一甲胺后滴加2-氯-5-氯甲基吡啶,保温反应后脱溶,得2-氯-5-(N-甲基)氨甲基吡啶浓缩物。加液碱,搅拌、静置、分去水层后蒸出氯仿,得2-氯-5-(N-甲基)氨甲基吡啶。再加入乙醇、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控制温度保温反应。然后结晶、抽滤得啶虫脒原药,结晶母液蒸出乙醇后,残留物作为废液处理。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但是,上述合成工艺存在副反应,啶虫脒母液成分比较复杂,蒸出乙醇后,其残留物中仍存有一定数量的啶虫脒、乙亚胺酸乙酯和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等有经济价值的组分,残留物呈粘稠状,无法通过过滤的办法进行分离。从节能减排、降耗的角度,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处理啶虫脒结晶母液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啶虫脒结晶母液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处理啶虫脒结晶母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乙酸乙酯加入到不含乙醇的啶虫脒母液中,搅拌,再降至0℃以下过滤;
第二步、滤饼用乙酸乙酯漂洗并干燥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第三步、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升温到90-100℃,负压-0.09Mpa以上蒸出乙亚胺酸乙酯和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混合物。
第一步中所述的不含乙醇的啶虫脒母液是于60℃以内,-0.09Mpa以上减压蒸出乙醇。
第一步中所述的乙酸乙酯与啶虫脒母液的质量比为1:4-5;所述的搅拌时间为1-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做抽提剂,提高了啶虫脒、乙亚胺酸乙酯、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等有效组分的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氯仿降温通入一甲胺后滴加2-氯-5-氯甲基吡啶,保温反应后脱溶,得2-氯-5-(N-甲基)氨甲基吡啶浓缩物。加液碱,搅拌、静置、分去水层后蒸出氯仿,得2-氯-5-(N-甲基)氨甲基吡啶。再加入乙醇、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控制温度保温反应。然后结晶、抽滤得啶虫脒原药。
啶虫脒结晶母液于60℃以内,-0.09Mpa以上减压蒸出乙醇后,在残留物中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搅拌一段时间(利用乙酸乙酯与乙亚胺酸乙酯、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化学结构相似,“相似相容“的原理,有效降低了物料粘度,达到可过滤的目的)。冷却到0℃以下过滤,固体为啶虫脒原药。液体减压蒸出乙酸乙酯后,升温到90-100℃,负压-0.09Mpa以上蒸出乙亚胺酸乙酯和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再与单氰胺反应可得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作为合成啶虫脒原药的反应原料)。此时,母液残留物的量将减少了许多。
实施例
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0g已蒸出乙醇的“啶虫脒母液残留物”,和5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小时后,降温到0℃以下过滤。用滤液荡涤使固体全部转入到漏斗中,最后滤饼用10ml乙酸乙酯漂洗,干燥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固体9.0g。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58ml,并蒸出乙亚胺酸乙酯和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混合物11.0克。
改变乙酸乙酯用量,其他条件不变,下表为不同溶剂用量下的啶虫脒和“乙亚胺酸乙酯与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混合物:的回收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克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克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