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9700.8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乾;闫绍悦;宋敏训;赵增成;李桂明;傅剑;黄中利;冯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57 | 分类号: | A61K36/57;A61P31/04;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味子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而细菌感染则是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然而,由于人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使用,使得许多细菌在抗菌药物的强大压力下逐渐进化,产生对抗菌药物的强力抗药性,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株的疗效不断减弱甚至无效,此外细菌的耐药机制多种多样,现在几乎每种有效的抗生素都发现了其相应的耐药菌。这种情况下,在中医药中寻求新的抗菌药物已成为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mesm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版,俗称北五味子。北五味子是生长于中国东北,遍布小兴安岭、伊春、桃山、延边等地的一种道地药材。目前对五味子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木质素成分,还没有发现五味子的其他药理活性的研究,因此也没有相关的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介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制得的五味子抑菌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抑菌活性、广谱性和高效性、抗菌活性不产生耐药性的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五味子中加入蒸馏水,五味子与蒸馏水的重量比为1:2.5,在100℃下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水煎的提取液,经药典9号筛过滤;
(2)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在37℃下浓缩至使每1毫升提取液中含五味子1克,得浓缩液;
(3)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快速搅拌该混合药液,直到混合药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达到75%-80%,然后过滤,过滤后将滤液在压力为200Pa、温度为5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再加蒸馏水补足至使每1毫升浓缩液中含五味子1克;
(4)然后用1/2体积的氯仿萃取3-5次,保留水相;
(5)再用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水相3-5次,继续保留水相;
(6)最后用1/2体积的正丁醇萃取水相3-5次,继续保留水相;
(7)将萃取后得到的水相萃取液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用5倍D101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纯水洗脱,收集洗脱液,然后在压力为70Pa、温度为55℃的条件下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使每1毫升洗脱液中含五味子1克,即得五味子抑菌提取物。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
本发明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制得的五味子抑菌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类成分,该有机酸类成分为以莽草酸为主的抗菌活性成分,其中莽草酸的含量高达13.98%,通过动物体内和体外抗菌试验表明,使用本发明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五味子抑菌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抑菌活性、广谱性和高效性,且其抗菌活性不产生耐药性。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莽草酸标准品(2mg/ml)的液相色谱图;
图2为使用本发明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五味子抑菌提取物(20倍稀释)的液相色谱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制备方法,不再详述。
实施例1:
该五味子抑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向2千克五味子中加入5千克蒸馏水,在100℃下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水煎的提取液,经药典9号筛过滤;
(2)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在37℃下浓缩至2升,得浓缩液;
(3)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快速搅拌该混合药液,直到混合药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达到78%,然后过滤,过滤后将滤液在压力为200Pa、温度为5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再加蒸馏水补足至2升;
(4)然后用1/2体积的氯仿萃取4次,保留水相;
(5)再用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水相4次,继续保留水相;
(6)最后用1/2体积的正丁醇萃取水相4次,继续保留水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