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废旧灯管有偿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9570.8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陆体文;刘旭帅;王佳莹;李宇庭;沈小华;陈定方;陶孟仑;张争艳;李涛涛;孙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小华 |
主分类号: | H01J9/52 | 分类号: | H01J9/52;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废旧 灯管 有偿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灯管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指一种新型废旧灯管有偿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废弃灯管的方法主要有加硫填埋法、焚烧法和回收利用法三种。加硫填埋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把汞以硫化汞的形式固化,汞在土壤中往往以Hg0、Hg+和Hg2+三种价态存在,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在三种价态之间转换,根据美国电器制造者协会(NEMA)的报告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实验研究,尚未发现填埋对人类健康有明显危害,但简单的填埋不能使其中的汞分解破坏而只能转移其存在的位置和转变其理化形态。因此十年的检测结果并不能说明问题。同时有关报道说美国环境保护署对填埋场浸出液的进行汞的检测,检出浓度超过饮用水的标准。根据美国电器制造者协会(NEMA)的报告。焚烧法的处理效果更不理想,处理的结果是直接使灯管中90%的汞进入大气,灯头中的塑料成分焚烧转化成二恶英类的剧毒化合物,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回收利用法是各国最推崇的方法,把废旧荧光灯的资源化、无害化相结合。回收利用法的关键是荧光灯破碎分离后,汞的处理和荧光粉中稀土资源的循环利用。国内外的回收处理荧光灯的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首先进行清洗然后物理破碎再分离,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离处理。但可回收利用率低,成本过高,实用性不强等各种原因导致不易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废旧灯管有偿回收装置,其可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回收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废旧灯管有偿回收装置,其包括检测机构、顺序处理机构、传送机构、灯管处理部分、破碎机构、收集部分和监测部分7大部分。所述的检测机构设于所述的顺序处理机构上方,所述的传送机构设于所述的顺序处理机构下方,所述的灯管处理部分设于所述的传送机构两侧,所述的破碎机构设于所述的传送机构前方和所述的顺序处理机构下方,所述的收集部分设于所述的传送机构下方,所述的监测部分设于所述的收集部分内部。
上述的检测机构,主要有齿轮、齿条、传感器等构成,主要目的在于检测是否为灯管以及灯管的完整性。
上述的顺序处理机构处理的灯管分为两种,一种为螺旋管灯管和支架灯管。根据灯管的种类不同,决定了平板上分隔栏是否出现。
上述的传送机构链条运动的速度应该和灯管在斜面上速度保持一定的关系,保证废旧灯管能够平稳的安放到链条上。
上述的灯管处理部分多了荧光粉收集装置和荧光粉与汞分离装置。采用高温处理含汞荧光粉,转化为比较纯正的气态汞和荧光粉,汞再经过冷凝,分别被不同收集装置收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时,首先将废旧灯管放入检测机构,然后顺序处理机构对其处理至传送机构,灯管由传送机构运送至各处进行处理,最后对汞、荧光粉和玻璃进行收集。分离效率高且纯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灯管处理装置的轴测图;
图6为本发明顺序处理机构的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传送机构的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破碎装置的轴测图。
其中:1-屏幕、2-废旧灯管入口、3-操作面板、4-废旧灯管回收装置外壳、5-破碎装置、6-碎玻璃收集箱、7-灯管处理装置、8-传送机构、9-汞收集箱、10-检测机构、11-顺序处理机构(1)、12-顺序处理机构(2)、13-荧光粉收集箱、14-切割机构、15-强力鼓风装置、16-分隔栏、17-障碍机构、18-灯管安放处、19-链条传送机构、20-减速传动机构、21-锤、22-往复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参见图1、2、3、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废旧灯管有偿回收装置,其包括:检测机构10、顺序处理机构11、顺序处理机构12、传送机构8、灯管处理部分7、破碎机构5、收集部分6、9、13和监测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小华,未经沈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变压器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