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热泵以及吸热泵的运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9254.0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福住幸大;竹村与四郎;角田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4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 以及 运转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热泵以及吸热泵的运转方法,尤其涉及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能够实现恰当的运转的吸热泵以及其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温度比驱动热源温度高的被加热介质取出的热源机械,有吸热泵。吸热泵作为主要构成具备使制冷液蒸发的蒸发器、利用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汽的吸收器、使制冷剂从溶液脱离的再生器、使制冷剂蒸汽冷凝的冷凝器。作为以排热能作为热源并通过该热源获得被加热流体的蒸汽的吸热泵,有一种如下所述的吸热泵:具有将被加热流体的蒸汽与液体分离的气液分离器,将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蒸汽向蒸汽汇集器(steam header)供给的蒸汽供给管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在蒸汽供给管路设置有对所供给的蒸汽的压力进行调节的蒸汽阀,控制蒸汽阀的开度以使气液分离器内的压力成为第一规定的压力,并且在气液分离器内的压力超过了比第一规定的压力高的第二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控制蒸汽产生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48014号公报(图1等)
吸热泵伴随着被导入至冷凝器的冷却水温度降低、被导入至蒸发器以及再生器的热源介质温度上升而增大所产生的被加热流体的蒸汽的流量。于是,会发生蒸汽的流速增大而导致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飞散、向气液分离器补给的液体不足等不良情况。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热泵由于只检测气液分离器内的压力来控制蒸汽阀的开度,对于被加热流流体的蒸汽的产生流量没有特别进行控制,所以会发生上述的不良情况。由于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而将设备构成为与所设想的最低的冷却水温度或者最高的热源介质温度下的蒸汽产生流量相称,所以导致设备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能够实现恰当的运转的吸热泵以及吸热泵的运转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吸热泵例如图1所示那样,具备:吸收器10,利用在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汽亦即制冷剂蒸汽Ve时产生的吸收热来对被加热介质Wq进行加热,产生被加热介质的蒸汽亦即被加热介质蒸汽Wv;被加热介质蒸汽产生流量调节装置29,调节吸收器10中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产生流量;被加热介质蒸汽流量检测部39、49、58、92,检测在吸收器10中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流量;和控制部91,控制被加热介质蒸汽产生流量调节装置29,以使由被加热介质蒸汽流量检测部39、49、58、92检测出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流量不超过规定值。
若如此构成,则由于按照检测出的被加热介质蒸汽的流量不超过规定值的方式控制被加热介质蒸汽产生流量调节装置,所以能够防止被加热介质蒸汽的流量过剩,能够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进行恰当的运转。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的吸热泵例如图1所示那样,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吸热泵1中具备:再生器30,利用热源介质h对吸收了制冷剂的溶液Sw进行加热,使制冷剂Vg从溶液Sw脱离;冷凝器40,导入通过再生器30从溶液Sw脱离的制冷剂蒸汽Vg,利用冷却水c使制冷剂蒸汽Vg冷却冷凝,生成制冷剂的液体亦即制冷液Vf;蒸发器20,导入制冷液Vf,利用热源介质h对制冷液Vf进行加热,生成在吸收器10中使溶液Sa吸收的制冷剂蒸汽Ve;被加热介质蒸汽压力检测部58,直接或者间接地检测在吸收器10中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压力;热源介质温度检测部39,直接或者间接地检测被导入再生器30或者蒸发器20的热源介质h的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检测部49,直接或者间接地检测被导入冷凝器40的冷却水c的温度;被加热介质蒸汽流量检测部39、49、58、92构成为,将由被加热介质蒸汽压力检测部58检测出的值、由热源介质温度检测部39检测出的值、以及由冷却水温度检测部49检测出的值与预先存储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压力、热源介质h的温度、冷却水c的温度、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产生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照,来计算出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产生流量。
若如此构成,则不用具备直接检测被加热介质蒸汽的流量的特别装置就能够掌握被加热介质蒸汽的流量,可防止装置变得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未经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径波节换热管
- 下一篇:用于轮胎自动化生产线的垂直分流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