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蜡烛烟灰熏显潜指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9253.6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芹;刘守亮;朱雨;王美玲;于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17 | 分类号: | A61B5/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蜡烛 烟灰 熏显潜 指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指纹鉴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蜡烛烟灰熏显潜指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手指接触物体,手指表面皮肤纹理所覆盖的分泌物相应残留于物体表面,形成对应的图形印像。这些纹理印像有些可见,有些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后者称之为潜指纹,这类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油脂,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通常需要物理或化学等的方法使其显现或增强后再采集信息进行应用。科学的发现、提取、显现指纹对于安防、安检、刑事侦查、惩治犯罪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在指纹显现研究100余年的历史中,熏显法是最常用的显现方法之一,其中主要包括碘熏显、“502”胶熏显。碘熏显法适用客体范围广泛,对于常见的渗透性和非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汗潜指印都能快速显出,自1880年德国人发明碘熏法以来它一直在司法鉴定中占据重要地位。晶体碘受热升华时,紫色的碘蒸气接触指印残留物质,由于极性相似而溶解于残留物的油脂中,形成棕黄色指印纹线,从而将潜指印显出。传统的碘熏显法存在固定困难、操作不便、容易褪色等缺点。“502”胶熏显法也有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公安部研制的自动熏显箱,对熏显过程中多个变量已进行了定量化、标准化。此法灵敏度高,但在很多浅色和彩色物体上显现出的白色聚合物指纹与背景反差较弱,不易看清。虽然有研究工作者将二者(“502”胶加碘熏染)结合以解决碘熏染的固定及502胶熏显浅色背景成像问题,但也无形中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此外,熏蒸的碘和502胶蒸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也是一种挑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发明了一种现场实时,健康环保,成本低廉和简单迅速的方法,创新性地将蜡烛火焰烟灰熏显指纹法应用于潜指印的显现。对于浅色各种渗透性不同的基底上的潜指印高效、快速显现,原理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灰为小颗粒物质,牢牢结合于指纹脊线区分泌物上,虽然开始客体整体都被熏黑,但所熏染烛灰与指纹脊线分泌物结合度相较于与客体表面的结合度要牢固的多,经过流水(气流/毛刷)冲(吹/刷)洗后谷线区域低结合度烛灰即被冲走,仅剩下结合牢靠的脊线区域烛灰,从而使潜指纹被显现出来。
本发明采用的蜡烛烟灰熏显,成本低廉,易于操作,适用客体范围广,熏显过程中产生的炭黑牢牢结合于潜指纹脊线区域,显出的黑色聚合物指纹与客体背景的反差强,克服了碘熏显容易褪色和“502”胶熏显不适用于浅色客体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指纹检测的简便性、环保性、实时性,低成本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蜡烛燃烧产生烟灰熏显多种客体表面潜指纹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一种简单、廉价、现场、实时、快速、适用客体范围广、对操作人员无害的潜指纹显现方法。
本发明采用蜡烛烟灰熏显法显现客体表面的潜指纹。本方法利用蜡烛燃烧所产生的烟灰与客体表面和指纹脊线区域结合牢固度不同的原理,在检测区域熏镀上一层烟灰,经流水(气流/毛刷)冲(吹/刷)洗,谷区与无指纹区域炭黑被冲(吹/刷)掉,脊线区域烟灰结合牢固而残留较多,从而显现指纹并拍照提取。
该方法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A:针对于玻璃、陶瓷、金属等基底表面的潜指纹:
(1)取一支蜡烛点燃,火焰长度约3cm;
(2)检测材料检测面面向并垂直于火焰,从火焰二分之一处水平切入;
(3)水平左右移动检材,2-3次/s,持续10-15s,或者水平旋转检材2圈/s,持续5s,收集烟灰;
(4)将客体从火焰取出,用自来水冲洗或氮气吹洗,即可得到清晰指纹。
B:针对于潮湿纸质名片基底潜指纹:
(1)取一支蜡烛点燃,火焰长度约3cm;
(2)检测材料检测面面向并垂直于火焰,从火焰二分之一处水平切入;
(3)水平旋转检测材料2圈/s,持续2-3s,停顿一下让检测材料脱离火焰,再重新切入火焰水平旋转检测材料2圈/s,持续2-3s,收集烟灰;
(4)将客体从火焰取出,用自来水迅速冲洗,即可得到清晰指纹。
C:针对于黏性基底表面潜指纹:
(1)将胶带非黏性表面一侧用双面胶固定于载玻片上,以保持检测材料平整且与载玻片间无气泡,暴露待检测面(黏性面);
(2)取一支蜡烛点燃,火焰长度约3cm;
(3)检测材料检测面面向并垂直于火焰,从火焰二分之一处水平切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