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氢姜黄素的医药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9201.9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康宁;王苗苗;邱峰;高秀梅;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2 | 分类号: | A61K31/1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姜黄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四氢姜黄素医药用途,具体涉及其在治疗乳腺癌的用途。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目前乳腺癌仍然是医学界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虽然传统的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手段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并且临床作用肯定,但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Antimicrobial Agems and Chemothempy,2005,49(3):895-902)。因此,探索寻找新的,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对抗乳腺癌的新型药物和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近年来,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统计目前的抗肿瘤药物大约有30%来源于自然资源和天然化合物的衍生物。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性,更是为化学合成,化学修饰提供了新颖独特的化学结构(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3):461-477)。
姜黄(curcuma)为姜黄属植物药,用其根茎,主产于日本、美国、非洲、中国等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姜黄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姜黄素(curcumin,1,7-二(4-轻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是从姜科植物Curcuma longa Linn.的根茎姜黄中分离得到的黄色色素。近年来,随着对姜黄素化学结构的阐明及对其活性的广泛研究,证实其具有低毒、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清除自由基等药理作用。其抗炎作用已在临床上显示出明显的效果,而抗肿瘤作用亦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抗肿瘤药物。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已将其列为第三代肿瘤化学预防药物进行临床研究(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09,30(2):85-94)。
姜黄素虽然在药理活性方面显示出诸多优点,尤其抗肿瘤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依然存在稳定性低、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体内代谢迅速等缺陷。有文献报道姜黄素的血药浓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可能与其吸收、代谢有关(Cancer Research,2001,61(3):1058-1064)。这些固有的缺陷已经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那么姜黄素又是如何在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呢?
据报道姜黄素在体内代谢产物有二氢姜黄素、四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姜黄醇等,主要以四氢姜黄素的形式存在。考虑虽然姜黄素体内代谢过快却仍有明显药效,因此我们推测姜黄素体内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四氢姜黄素可能是姜黄素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真正药效物质。相对于姜黄素,四氢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较高,易于从肠道吸收并且其在磷酸盐缓冲液及不同pH的盐溶液中都很稳定。四氢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降血糖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而且它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比姜黄素强,细胞毒性比姜黄素低。另外目前四氢姜黄素的抗氧化、抗炎、预防与治疗AD和PD、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肾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02,9:243-250)。但是对四氢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极少,而且对四氢姜黄素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具体作用机制迄今均未见报道。
细胞凋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或apoptosis)是生物体维持自身动态平衡的一种基因调控的自主过程。反常的细胞凋亡可能中断存在于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进而诱发多种疾病,比如癌症。在多种癌症中,促凋亡蛋白钝化突变或抗凋亡蛋白表达上调,从而导致肿瘤未受抑制的生长和对细胞应激、有害突变、DNA损害应答能力的丧失。同时,上述蛋白的改变也引起癌症对化疗出现耐药性,使得最初能诱导凋亡的化疗药物难以用于癌症的治疗。因此,能够恢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药物可能有效的对抗多种癌症(Nature,1998,391:441-4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