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水链霉菌及其在制备伏格列波糖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9035.2 申请日: 2014-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3865845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陈晓霞;朱健;陈建烽;倪文耀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13/00;C12R1/5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吸水 霉菌 及其 制备 伏格列波糖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吸水链霉菌及其在制备伏格列波糖中的应用,更具体的说,是在制备伏格列波糖中间体Valiolamine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伏格列波糖(voglibose)是一种降血糖药,其降血糖作用的机理是抑制双糖酶的活性,在肠道内可抑制将双糖分解为单糖的双糖水解酶,延迟糖类在小肠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餐后血糖水平降低,同时不伴有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增加。 

伏格列波糖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尤其是治疗Ⅱ型糖尿病更为合适。由于伏格列波糖的独特的作用机理,使得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等联合使用。 

伏格列波糖的活性高,用药剂量小,而且对α-葡萄糖苷酶的选择性较高,肠道副作用较低,降糖作用平稳,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餐后无高胰岛素血症的出现,不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单独使用或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同样有效,症状也较轻,一般病人均能耐受。因此伏格列波糖是较为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伏格列波糖合成的路线有多种,Valiolamine是重要的一个中间体。根据文献报道,除通过全合成方法可以制备该伏格列波糖外,还有两条可以获得伏格列波糖的路线。一条路线是由有效霉素产生菌发酵,并分离其产物有效霉素A,经生物转化得到关键中间体valielamine,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伏格列波糖,该路线较长,工艺复杂;另外一条路线是本申请采用的,利用有效霉素产生菌进行发酵,直接从其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关键中间体valiolamine,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伏格列波糖,路线较短,工艺简单,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稳定生产且副产物少的伏格列波糖中间体Valiolamine产生菌。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该菌株在制备伏格列波糖Valiolamine中的应用,以及具 体的发酵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水链霉菌莫干山变种SW0501,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moganshanensis SW0501,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简称CCTCC),地址为: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676,保藏日期为:2013年12月19日。 

所述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676的菌株是从杭州郊区的土壤筛选得到的。 

所述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676的菌株的菌落特征: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或中间为白色,背底呈金黄色,有可溶性色素。 

根据微生物形态学及国外相关资料的描述,结合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676的菌株的各种培养特征,该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676的菌株属于链霉菌属,定名为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moganshanensis SW0501。 

所述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676的菌株可应用于发酵制备Valiolamine。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菌株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676的菌株; 

b.按常规方法制备斜面,斜面挖块接入摇瓶种子培养基,30℃~39℃,220~250rpm,培养20~48小时,得摇瓶种子液;将摇瓶种子液按种子罐培养基体积0.1~0.2%(v/v)的接种量接种于种子罐,130~180rpm,37℃~39℃,培养20~48小时,得罐种子液;将罐种子液按发酵罐培养基体积的5~10%(v/v)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100~200rpm,38℃~41℃,3-6天,收集发酵液。 

其中所述的摇瓶种子、种子罐培养基各组分在培养基中的比例为:每100mL培养基中,碳源1.2-2.3g,氮源0.1-0.2g,无机盐0-0.6g,其余为水;优选为每100mL培养基中,碳源1.5-2.0g,氮源0.12-0.19g,无机盐0.2-0.5g,其余为水。 

发酵罐培养基各组分的比例为:每100mL培养基中,碳源4.5-7.5g,氮源0.1-0.6g,无机盐0.3-0.9g,其余为水。优选为每100mL培养基中,碳源4.8-7.0g,氮源0.25-0.5g,无机盐0.5-0.8g,其余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