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58681.7 | 申请日: | 2014-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田锦州;付俊青;刘鹏亮;张银忠;张刚艳;赵茂平;徐乃忠;曹建波;颜丙双;边强;崔锋;王成真;孙凯华;王明;孙万明;申培文;祝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6;E21F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 地址: | 048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充填 采煤 工艺 | ||
1.一种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煤工作面布置为两翼对称的对拉工作面区域,所述采煤工作面在对拉工作面区域之间形成集中运输巷道,并将所述对拉工作面区域划分为多阶段采场巷道;
S2对第一阶段的每条采场巷道依次进行煤炭采掘,同时对第一阶段的每条开采完毕的采场巷道进行充填,直至完成第一阶段的所有采场巷道的开采和充填;
S3采用步骤S2中的充填开采方法,在前一阶段的充填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对下一阶段的采场巷道进行开采和充填,直至完成整个采煤工作面的煤炭开采和充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按照“同一阶段在对拉工作面同一翼的相邻采场巷道之间至少间隔一个采场巷道”的方式进行采场巷道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所述工作面划分为2~4个阶段的采场巷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布置完成对拉工作面区域后,确定工作面采场巷道的宽度和开口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每条采场巷道通过连采设备进行开采,通过梭车将煤炭运至集中运输巷道的皮带输送机上,运出采煤工作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完成一条采场巷道的一个采煤循环后,对该条采场巷道顶板进行支护,同时,进行工作面另一翼采场巷道的开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充填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场巷道采掘完毕后,即进行充填准备工作;
2)当采场巷道具备“一充一备”的条件后,开始对采场巷道进行充填;所述采场巷道充填操作按照“洗管—制浆—充填—洗管—充填完毕”的充填工艺,完成充填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管路布置:根据采场巷道的顶底板标高变化剖面图,布置充填管路和排气管路,并进行管路吊挂连接;然后在采场巷道密闭墙外侧安装管路控制阀门;
2)端头密闭:修建采场巷道端头密闭,从而使所述采场巷道形成密闭充填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工作面充填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采场巷道方向与集中运输巷道方向成40°~9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孔钻模加工的方法
- 下一篇:线缆型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