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板组件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8499.1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S8/00;F21V19/00;F21V8/00;G02F1/1335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组件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板组件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背光模组的背板通常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因此考虑到热胀冷缩的情况,导光板在背板内会预留活动间隙,以避免导光板因热膨胀导致挤压变形。然而,若导光板与背板间预留的间隙过大,会导致光学均匀性及辉度下降,同时容易产生亮带现象。反之,若导光板与背板间预留的间隙不足,导光板受热时容易膨胀而挤压背板导致翘曲变形。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287627A揭露了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一导光板、二定位组、一光源组及一间距维持单元。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连接出光面的入光面与定位侧面,每一定位面设有内凹定位部。定位组分别配置于内凹定位部中以固定导光板,且每一定位组包括弹性件。光源组与入光面之间存在有一第一间距,间距维持单元配置于第一间距内,以防止导光板挤压到光源组造成光源组受损。台湾专利公告号TWI334946揭露一种背光模组组装结构,包括二框架及一背板。背板包括一矩形基板、二自矩形基板之二相对边缘垂直延伸之侧壁、及二自基板之另外二相对边缘水平延伸之突伸板,突伸板之宽度较基板之宽度小,且突伸板远离基板端设有复数通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维持导光板与光源的间距并避免导光板及背板翘曲变形的背板组件及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背板区块及一第二背板区块、一第一固定结构以及一第二固定结构。第一背板区块具有一第一底面及连接第一底面且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且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弯折部。第二背板区块具有 一第二底面及连接第二底面且相对设置的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第三侧面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且第四侧面具有一第四弯折部。第一固定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接件及一第一弹性件,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弯折部及第三弯折部以连接第一背板区块及第二背板区块,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连接件并限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弯折部之间。第二固定结构包含一第二连接件及一第二弹性件,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以连接第一背板区块及第二背板区块,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第二连接件并限位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弯折部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还包含一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套设于第一连接件并限位于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三弯折部之间,第二固定结构还包含一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套设于第二连接件并限位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四弯折部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具有一第一挡止部及一第二挡止部,且第一弹性件分别抵顶第一挡止部及第一弯折部,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具有一第三挡止部及一第四挡止部,且第二弹性件分别抵顶第三挡止部及第二弯折部。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分别为一螺栓,且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分别为一弹簧。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区块及第二背板区块的其中之一形成用以抵靠一导光板的至少一挡块。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及第三弯折部分别具有至少一定位孔,且第一连接件穿过该些定位孔。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背板组件、至少一第一背板区块及一第二背板区块、一第一固定结构、一第二固定结构、一发光二极管灯条以及一导光板。第一背板区块具有一第一底面及连接第一底面且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且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弯折部。第二背板区块具有一第二底面及连接第二底面且相对设置的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第三侧面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且第四侧面具有一第四弯折部。第一固定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接件及一第一弹性件,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弯折部及第三弯折部以连接第一背板区块及第二背板区块,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连接件并限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 与第一弯折部之间。第二固定结构包含一第二连接件及一第二弹性件,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以连接第一背板区块及第二背板区块,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第二连接件并限位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弯折部之间。发光二极管灯条贴附于第一背板区块远离第二背板区块的一侧,发光二极管灯条具有至少一第一挡块,且第二背板区块远离第一背板区块的一侧具有至少一第二挡块。导光板设置于背板组件上,发光二极管灯条发出之光线经由导光板的一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且导光板于垂直入光面的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挡块至第二挡块的距离。
于一实施例中,一胶框限位导光板且包含彼此间隔一间距设置的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第一部卡合第一背板区块且第二部卡合第二背板区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小型管管座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设人工光源的公路隧道照明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