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装置以及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8237.5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9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王光玉;姚凯;雷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徐翀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以及 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散热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通信设备不断趋于专业化,新型车载通信设备除了能远距离通信外,还要满足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传送,这就要求通信设备具备强大功率才能实现,而因车载通信设备需要便于安装携带,所以需要车载通信设备具有轻薄小的特质。而大功率的散热和小型化的外观设计的矛盾问题成为新型车载通信设备首要难题。
现有的车载通信设备散热可采用轴流风扇进行强制散热,即在车载通信设备后面加装轴流式风扇进行强制散热。
采用该种散热方式效率低,而且因安装轴流式风扇需要较大的安装尺寸,且在散热过程中需要的散热风道空闲大,无法满足车载通信设备对外观的要求。且轴流式风扇外露,防尘效果差,可靠性低。车载通信设备是需要安装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内部的,进出风道在该空间内部,使得进风道与出风道互相影响,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以及通信设备,其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的可靠性。
一种散热装置,其中,包括:机壳、散热鳍片组和离心式风扇;
所述机壳上部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组;
在所述散热鳍片组的任意一端设置有凹窝部;
在所述凹窝部内设置所述离心式风扇。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
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平行鳍片组和外围鳍片组;
所述平行鳍片组包括多个平行鳍片,且所述平行鳍片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外围鳍片组包括多个外围鳍片,且所述外围鳍片由所述平行鳍片第一端延伸形成,其中,所述外围鳍片组围绕所述凹窝部形成涡轮状。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
所述凹窝部呈蛋形,且所述凹窝部的顶端的面积小于底端的面积;
所述离心式风扇设置在所述凹窝部的底端;
所述凹窝部顶端对应的外围鳍片与所述离心式风扇之间的第一区域大于所述凹窝部底端对应的外围鳍片与所述离心式风扇之间的第二区域;
所述凹窝部侧壁对应的外围鳍片与所述离心式风扇的距离沿所述凹窝部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依次递减。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在所述平行鳍片组第二端设置有钉状鳍片组;
所述钉状鳍片组包括多个钉状鳍片分组,且所述钉状鳍片分组沿所述平行鳍片延伸方向排列;
且所述钉状鳍片分组包括多个钉状鳍片。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在所述平行鳍片组第二端设置有钉状鳍片组;
所述钉状鳍片组中的钉状鳍片随机排布。
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其还包括:控制面板、顶盖、隔板、PCB板和底盖,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所述隔板和所述底盖连接;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上部;
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隔板上部;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机壳前部;
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
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PCB板下部,且所述底盖与所述机壳形成封闭腔体。
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面板上侧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隔板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进风通道;
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以使由所述进风口吸入的冷风经由所述进风通道通过所述通孔流向所述离心式风扇。
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隔板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出风通道,且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通过所述隔板彼此隔离。
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机壳侧面,且与所述出风通道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在所述顶盖上,且与所述出风通道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机壳后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和数据信号源的外接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