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7921.1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郭良贤;熊涛;刘明群;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一体化 式多杆 导向 连续 变焦 装置 | ||
1.一种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两个腔室的框架(3),该框架(3)为整体,其中部立壁(3.2)一侧腔室为变倍透镜腔室(3.4),安装包括1个变倍透镜(4.2)的变倍透镜组(4),另一测腔室为补偿透镜腔室(3.5),安装包括1个补偿透镜(5.2)的补偿透镜组(5);
所述变倍透镜组(4)包括变倍透镜座(4.1),其上安装至少3个用于支承变倍透镜座(4.1)的直线轴承(6)和1个用于带动变倍透镜座(4.1)直线移动的变倍透镜座丝杆螺母(4.6);穿过直线轴承(6)的变倍透镜组导向杆(4.4)及穿过变倍透镜座丝杆螺母(4.6)的变倍透镜组丝杆(4.5)各自两端分别与变倍透镜腔室壁(3.1)和立壁(3.2)连接;变倍透镜组丝杆(4.5)一端连接变倍驱动电机(4.7),另一端插入固定在变倍透镜腔室壁(3.1)上的变倍编码器(1)中;
所述补偿透镜组(5)包括补偿透镜座(5.1),其上安装至少3个用于支承补偿透镜座(5.1)的直线轴承(6)和1个用于带动补偿透镜座(5.1)直线移动的补偿透镜丝杆螺母(5.6);穿过直线轴承(6)的补偿透镜组导向杆(5.4)及穿过补偿透镜组丝杆螺母(5.6)的补偿透镜组丝杆(5.5)各自两端分别与补偿透镜腔室壁(3.3)和立壁(3.2)连接;补偿透镜组丝杆(5.5)一端连接补偿驱动电机(5.7),另一端插入固定在补偿透镜腔室壁(3.3)上的补偿编码器(1.2)中;
变倍驱动电机(4.7)和补偿驱动电机(5.7)分别固定在立壁(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编码器(1) 以其外壳体通过一个编码器压环(9)和编码器支架(10)固定在变倍透镜腔室壁(3.1)上;补偿编码器(1.2)以其外壳体通过一个编码器压环(9)和编码器支架(10)固定在补偿透镜腔室壁(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轴承(6)及变倍透镜座丝杆螺母(4.6)通过螺钉与变倍透镜座(4.1))固定连接;直线轴承(6)及补偿透镜座丝杆螺母(5.6)通过螺钉与补偿透镜座(5.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透镜(4.2)通过变倍透镜压圈(4.3)固定在变倍透镜座(4.1)的中部;补偿透镜(5.2)通过补偿透镜压圈(5.3)固定在补偿透镜座(5.1)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透镜座(4.1)其上安装的直线轴承(6)有4个,分布在变倍透镜(4.2)的四周;补偿透镜座(5.1)其上安装的直线轴承(6)有4个,分布在补偿透镜(5.2)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驱动电机(4.7)通过一个联轴器(8)与变倍透镜组丝杆(4.5)连接;补偿驱动电机(5.7)通过一个联轴器(8)与补偿透镜组丝杆(5.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透镜(4.2)的光轴与补偿透镜(5.2)的光轴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透镜组丝杆(4.5)和补偿透镜组丝杆(5.5)均为滚珠丝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体化式多杆导向连续变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倍透镜组丝杆(4.5)的两端分别通过丝杆轴承座组件(7)安装在变倍透镜腔室壁(3.1)和立壁(3.2)上;补偿透镜组丝杆(5.5)的两端分别通过丝杆轴承座组件(7)安装在补偿透镜腔室壁(3.3)和立壁(3.2)上;每个丝杆轴承座组件(7)内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9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组份粘合剂包装袋
- 下一篇:傅氏唐松草碱衍生物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