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向随机纠偏外注磁流体光杆密封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7806.4 申请日: 2014-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758482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邓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 邓海波
主分类号: E21B33/03 分类号: E21B33/0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5000 湖北省黄石***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万向 随机 纠偏 外注磁 流体 光杆 密封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一)、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专利著录技术领域: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机械组件——G05G——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科技部高新技术领域目录: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四)新型机械——2、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二)、应用范围: 

本发明为石油工业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新技术,是旧有光杆密封器的升级换代产品,适用于全国20多个大中型油田约50万口有杆泵抽油井之光杆密封。 

(三)、功能作用: 

本发明采用最先进的磁流体密封技术,实现对抽油机光杆往复运动全过程的“零”泄漏密封;同时采用万向随机纠偏机构,解决了长期以来采油过程中光杆飘移擦碰损坏问题;本发明替代使用了一个多世纪的胶皮盘根或编织盘根密封方式,解决了盘根密封造成的经常停产操作,并且摩擦阻力大,抽油机电耗大,损坏频繁,井口带压油气水“跑、冒、滴、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一系列世界难题。 

二、背景技术

被替代的产品种类: 

(一)、传统盘根盒类光杆密封器 

1、种类:目前各油田广泛使用的传统抽油机光杆密封装置主要有,单盘根盒密封器、双盘根盒密封器、单塔形盘根盒密封器、双塔形盘根盒密封器、球形盘根盒密封器及其交叉组合的变形产品等,品种多达十余种。 

2、基本结构 

传统抽油机光杆胶皮盘根密封装置,最典型的是“0”形橡胶圈单盘根盒光杆密封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 

这类产品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4、上压盖旋柄;15、革兰;16、上压盖;17、“0”型橡胶密封圈(或编织盘根密封圈);18、光杆;19、盘根盒;20、盘根盒与采油树接箍。 

其他类型产品,如双盘根盒、塔型盒、球形盒等盘根密封器,是将基本密封器型改为叠加型、塔形或球形,相应压紧装置部件形状作了部分改进,其余结构基本相同。 

3、技术原理 

如图1所示,通过旋紧上压盖16,推动革兰15,压紧“0”形橡胶密封圈(或编织盘根密封圈)17,使之抱紧光杆,从而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井中的带压油、气、水随光杆的往复运动而冒出井口。 

其他各品种产品技术原理也基本一致,也都是通过机械压紧方式,使胶块抱紧光杆,起到密封作用。 

4、产品功能、效果 

传统抽油机光杆密封装置的功能是,通过压紧耐磨盘根对光杆实施“抱死”密封,防止油井中的带压油、气、水随光杆的往复运动而冒出井口。 

此类产品已沿用一个多世纪了,实践证明它在使用初期能起到一定密封作用,但存在问题很多,不能适应油田现代化建设需要,急需更新换代。 

5、存在问题: 

如图2所示,采用机械压紧胶块对往复运动中的光杆实施“抱死”密封,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八方面: 

(1)、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抱死”密封必然导致胶皮盘根(或编织盘根密封圈)磨损,首先从磨损缝隙泄漏出的是石油伴生气,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官网公布,全世界在产油、气井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约13600000000m3。天然气、石油伴生气主要成分是CH4(也有一定量SH2),它吸收和释放热能力远高于CO2,属于超高碳排放,是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扩张和造成酸雨的重要根源。在油田,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毒、有害气体每天都在大量释放着。当盘根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原油和高矿化度地层水就会外泄到地面,造成地表环境的严重污染;如果油井是在农田里,就会造成庄稼成片死亡。 

(2)、工人劳动强度大。 

为了使盘根盒不泄漏,采油工人每天必须巡视井场,拧紧盘根压盖;盘根的使用寿命一般都不长,每1~2周必须停产更换新盘根;1个采油班对几十上百口油井进行这两项日常作业,是工人们的最大负担。尤其在冬季北方油田,在零下一、二十度的恶劣环境下进行野外作业,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3)、安全隐患。 

从盘根盒中溢出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CH4、C2H6、C3H8等;根据不同地质情况也含有或多或少H2S,前者易燃易爆,后者能灼伤呼吸系统,致人窒息死亡。因此说,盘根泄漏是油田严重的安全隐患。 

(4)、增加能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海波,未经邓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