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地陇式幼苗移栽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57758.9 | 申请日: | 2014-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生科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幼苗 移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陇式幼苗移栽机,其主要适用于在麦陇之间行走移栽。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生产发展迅猛,每年呈持续增长的势头,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蔬菜出口量的逐年增加,许多地区都把蔬菜种植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蔬菜已成为我国农业仅次于粮食的第二重要农产品,蔬菜种植业也步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栽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长期以来,蔬菜生产一直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蔬菜生产成本的50%以上,目前,约有60%蔬菜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并且,移栽作业仍以人工为主,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从而导致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下,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所以实现移栽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国蔬菜种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最早出现的移栽机主要用于移栽棉花和甘薯,栽植机械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最早出现的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甘薯秧苗栽植机的试验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裸根苗移栽机械,主要用于甜菜移栽,80年代研制成半自动化蔬菜栽植机,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多种适合于移栽蔬菜烟叶甜菜等经济作物的移栽机械,但均因育苗技术落后,配套性能差,以及机具本身性能不稳定和生产率低等原因,都未得到推广使用,例如专利号为88109302.5,名称为蔬菜移栽机的文献,其开沟装置设计复杂,操作不便,容易出现故障,最主要的是不适应我国尤其是华北地区陇内套种作物的现状,如若前期不整地、不松土,该蔬菜移栽机将很难挖沟运行,进而后部的覆土装置也应用不上,此外,该公开的蔬菜移栽机作业面宽,远远大于陇内的间距,并且其只能栽种一行。
目前,国内常见的移栽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钳夹式移栽机:这种移栽机结构简单,成本低,株距和栽植深度稳定,最大的优点是移栽平稳,种苗直立度较高,工作效率在较低速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不漏苗,在高速的情况下,由于是人工喂苗,工作效率大大下降,漏苗、缺苗率大大增加,这种移栽机的应用较少,有被淘汰的趋势。
2)链夹式移栽机:工作过程与钳夹式基本相同,性能与钳夹式移栽机相似,其优点是移栽稳定,但效率低,易漏苗、缺苗。
3)挠性圆盘式移栽机:这种移栽机是由人工或机械将秧苗放置到两片可以变形的挠性圆盘内,秧苗随圆盘转动,当达到垂直状态时进行栽植,由于不受秧夹数量的限制,它对株距的适应性较好,但圆盘寿命较短,栽植深度不稳定。
4)吊杯式移栽机:具有可以进行膜上打孔移栽的独特优点,而且秧苗在移栽过程中不受任何冲击,特别适合于根系不很发达而且易破的钵苗移栽,缺点是整地较为复杂,喂苗速度不能过高,否则漏栽率将增加,生产率较低。
5)导苗管式移栽机:这种移栽机有一个水平喂苗盘和一个垂直或倾斜的将钵苗送入开沟器的导苗管,秧苗在导苗管中的运动是自由的,不易伤苗,秧苗靠重力落到苗沟中,在调整导苗管倾角和增加扶苗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较好的秧苗直立度、株距均匀性和深度稳定性,且作业速度较高,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
6)输送带式移栽机:带式移栽机由水平输送带和倾斜输送带组成,两带的运动速度不同,这种栽植机机构简单,但在工作可靠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7)空气整根营养钵育苗移栽机:吉林工业大学孙廷琮等应用美国B.K.Huan9发明的空气整根育苗技术研究开发了空气整根营养钵育苗移栽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空气整根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该机实现移栽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移栽机作业效率,但该机成本、费用及农民的经济条件限制移栽机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旱地陇式幼苗移栽机,其主要适用于在田间麦陇之间行走移栽,并且能够同时移栽至少一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生科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生科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