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RH镁铬砖无害化处理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7398.2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姜新平;梁军;俞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欧咏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rh 镁铬砖 无害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H炼钢工艺,在冶炼过程中将镁铬砖还原为金属铬,进入钢液,实现含铬废弃物的无毒化处理和资源合理化利用。
背景技术
在RH真空冶金过程中,RH炼钢工艺以CaO-Al2O3为渣系条件下,使用后废弃的镁铬质耐火材料,除了少部分做为耐火材料的再生料使用以外,其余的均作为固废工业垃圾外排,这种处理模式,对于环境的危害极大,欧盟在15年前已经将含铬的废弃物做为禁止排放的危险废弃物来对待。
检索文献披露:(1)宁丰收、游霞、杨海林、谢海富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第7卷(4)发表的论文“钢渣预处理含铬废水及其废渣与铬渣的固化”一文中有:“铬盐工业产生大量含铬废水与废渣,其中所含的水溶性Cr6+毒性很大,为致癌物,常以CrO42-和Cr2O2-4的形式存在,处理与处置困难。”的内容表述,文中提及了使用钢渣处理含铬废水的内容。(2)莫叔迟在《中国钼业》2007第31卷(1)上发表的论文“综合利用铬盐废渣生产高铬生铁消除环境污染的研究”一文中有“在本工艺过程中形成的废渣含有残留的六价铬,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放方法,长期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的内容表述以及“铬盐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制造Cr2O3,生产金属铬,满足冶炼高级特殊合金和高级特种钢的需要。文中提到了“利用生产铬盐的废渣,在感应炉内冶炼高铬生铁,消除了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铬盐废渣的污染问题”的内容。(3)汪相林,周云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年9月第25卷(9)发表的论文“铬渣的治理及综合利用”一文中有“铬在自然界中的稳定价态是Cr3+和CrO6+,Cr3+以3价阳离子形式存在,Cr6+则往往以含氧铬酸根阴离子形式存在。Cr6+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毒性很强,而Cr3+毒性较小,只有C6+的1/1000。由于铬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所以铬渣解毒的基本原理就是在铬渣中加入某种还原剂,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将有毒的Cr6+离子还原为无毒的低价态的Cr,从而达到消除Cr6+污染的目的。”(4)胡新全、马晓清在《耐火材料》2003年第(4)期发表的论文“EBT出钢口填料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有:“以石英砂、橄榄石、镁砂、铬铁矿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原料之间的组合,添加不同的复合烧结剂和还原剂可制成不同的EBT出钢口填料,其自开率均可达96%以上,含铬铁矿的EBT出钢口填料自开率更高,可达98%以上”的内容表述,但是文中没有使用RH用镁铬砖制作引流砂的内容。从上述的文献还得出,目前已经有以Cr2O3为主成分的电炉EBT填料在使用,但是没有使用采用RH废弃镁铬砖来生产的先例。
本发明利用了RH废弃镁铬砖为主要原材料,添加部分的辅助材料,制备成以为Cr2O3主成分的引流砂,应用于电炉+LF的工艺流程中间,使得含铬的引流砂在进入钢包以后,在LF白渣冶炼的工艺中间,使Cr2O3还原成为Cr,进入钢液,实现含铬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为企业的节能降耗作出了示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本工艺控制,将RH废弃物中间的Cr2O3被还原,使其进入钢液内,成为钢液中间的合金元素,实现含铬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弃RH镁铬砖无害化处理的工艺,分步实施:
步骤1收集转炉废弃的镁铬砖,其成分含量为:W(Cr2O3)%:38-58;W(SiO2)%:15-30;W(Al2O3)%:5-25;W(MgO)%:7-22;
步骤2填料制备:将0.5-1.5mm镁铬砖与0.5mm鳞状石墨粉与1mm的铬铁矿,以质量百分比45:2:53的比例置于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其中锥形混合机的每批投料量为1000kg,投料完毕,搅拌28-33min,制得颗粒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