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线圈测试机中的光学检测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6559.6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钱承林;洪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线圈 测试 中的 光学 检测 单元 | ||
1.一种电子线圈测试机中的光学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后视相机(303)(302)、后视相机、左视相机(304)、右视相机(305)、底视相机(306)、检测平台(307)和补光灯(308),所述检测平台(307)用于放置目标工件,所述左视相机(304)和右视相机(305)分别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左右两侧且能够对准目标工件,所述补光灯(308)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上方且能够对准目标工件,所述后视相机(303)(302)和后视相机用于检测目标工件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底视相机(306)用于检测目标工件的底面;
所述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均45°倾斜设置的棱镜一(309)、棱镜二(310)和棱镜三(311),所述棱镜一(309)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前方,所述棱镜二(310)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后方,所述棱镜三(311)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下方,所述后视相机(303)(302)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左前方或右前方且和左视相机(304)平行设置,所述后视相机(303)(302)的镜头对准棱镜一(309)且该棱镜一(309)能够将目标工件的前侧面的光线反射至后视相机(303)(302)的镜头内,所述后视相机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左后方或右后方且和左视相机(304)平行设置,所述后视相机的镜头对准棱镜二(310)且该棱镜二(310)能够将目标工件的后侧面的光线反射至后视相机的镜头内,所述底视相机(306)设置在检测平台(307)的左下方或右下方且和左视相机(304)平行设置,所述底视相机(306)的镜头对准棱镜三(311)且该棱镜三(311)能够将目标工件的底面的光线反射至底视相机(306)的镜头内;
所述左视相机(304)和右视相机(305)平行设置,所述后视相机(303)(302)、后视相机均和所述右视相机(305)平行设置,所述底视相机(306)和所述右视相机(305)相垂直设置,所述后视相机(303)(302)和左视相机(304)并排设置,所述后视相机和右视相机(305)并排设置;
所述补光灯(308)具有六个,每个座体(315)的顶部均固定有一个所述补光灯(308),所述补光灯(308)位于座体(315)顶部靠向检测平台(307)一侧,所述底座(312)上固定有两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杆一(321),两根支杆一(321)的上部共同固定有一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反光板(322),所述反光板(322)的下端面为反光面,所述发光板的下端面边缘固定有最后一个补光灯(308),所述反光板(322)的反光面位于检测平台(307)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圈测试机中的光学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底座(312),所述底座(312)上固设有主支架(313),所述主支架(31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主支架(313)的下端面和所述底座(312)的水平上端面相固定,所述主支架(31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该主支架(313)的上端面和底座(312)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检测平台(307)固定在所述主支架(313)的上端面上,所述主支架(313)的两侧部分别固连有一个安装块(314),所述棱镜一(309)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块(314)上,所述棱镜二(310)固定在另一个安装块(314)上,两个安装块(314)的高度相同且分别处于正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线圈测试机中的光学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五个座体(315),每个座体(315)对应一个上述的相机,每个座体(315)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座体(315)的下端面均固定在底座(312)的上端面上,每个座体(315)的上部开设有贯穿的通光孔(316),每个通光孔(316)的直径和所述相机的镜头尺寸相配合,每个座体(315)除通光孔(316)外的其余部位具有不透光的隔板(3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65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