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蚜的室内饲养方法及其饲养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6272.3 申请日: 2014-0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843725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陈学新;任少鹏;时敏;杨帆;谭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周世骏
地址: 310027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室内 饲养 方法 及其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昆虫的饲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玉米蚜的室内饲养方法及其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是我国禾谷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除为害玉米(Zea mays L.)、高粱(Sorghum bicolor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大麦(Hordeum vulgare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等作物外,尚能在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h.]等7种禾本科杂草上寄生,不仅以成蚜、若蚜刺吸植物汁液直接危害禾谷类作物,且可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和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引起作物病害的流行。蚜虫排泄的蜜露还能引发煤污病,造成作物产量的巨大损失。

近年来,随着作物布局、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玉米品种的更替,玉米蚜的发生危害逐渐加重,在个别地区已猖獗成灾。因此,玉米蚜的人工饲养技术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对于进一步进行玉米蚜的防治实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玉米蚜防治策略,从而达到控制蚜虫种群危害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玉米蚜饲养方法是用其主要寄主玉米进行饲养,由于玉米本身体积相对较大,采用活体植株饲养难免会增加空间的占用,不利于室内的大面积饲养繁殖。如果采用植株某些部位进行饲养,则需要保湿防止其干燥,同时避免发霉,鉴于蚜虫种群增长迅速的特性,还需要经常更换饲养用的植株材料,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其饲养的难度。同时对于饲养的容器,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方便的、实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玉米蚜的室内饲养方法及其饲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玉米蚜的室内饲养方法,包括获取玉米蚜的寄主,选取水稻苗作为玉米蚜的寄主,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取水稻种子放入容器中用水清洗三遍,并把漂浮上来的水稻种子剔除掉,然后向容器剩余的水稻种子中加入水,并保证加入的水量没过水稻种子,再把容器放入人工气候箱内,在温度38℃、湿度75%的黑暗条件下放置三天,且每天都用水清洗容器中的水稻种子三遍;

(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平铺到托盘中,然后用棉线将托盘捆绑成N×M的宫格形式,其中N、M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接着用喷壶向托盘上的水稻种子喷入雾状水(喷水量以不让种子在盘中到处流动为准),最后将托盘套上黑色塑料袋放入人工气候箱,在温度38℃、湿度75%的黑暗条件下放置三天;

(3)取出人工气候箱中的托盘,将托盘上的黑色塑料袋取下,从托盘的边缘加入水,使加入的水量没过水稻种子长出的水稻根系,然后再将托盘放入人工气候箱中放置,放置条件是:温度28℃,湿度75%,每天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且光照时的照度为22000LX;并当水位低于水稻根系时,从托盘边缘加入水进行补充,保证水位没过水稻根系;待到水稻种子长出的水稻芽变绿,加入配置的营养液,使营养液没过水稻根系;

(4)当步骤(3)中的水稻种子出苗15天后,将托盘从人工气候箱中取出,然后将采集到的玉米蚜转入托盘中的水稻苗上,再将装有水稻苗的托盘放入玉米蚜饲养装置中,随后将玉米蚜饲养装置放入人工气候箱,放置条件为:温度28℃,湿度75%,每天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且光照时的照度为22000LX;并当托盘中的营养液低于水稻根系时,从托盘边缘加入营养液进行补充,保证营养液能没过水稻根系;

(5)当托盘中的水稻苗中有三分之二变黄后,将托盘里的营养液处理干,然后将托盘翻转180度倒置,放入玉米蚜饲养装置上方的卡槽中,接着在托盘下方的卡槽上,放入装有采用步骤(1)、(2)和(3)中的方法催芽得到的出苗15天后的水稻苗的托盘,供已经变黄的水稻苗上的蚜虫转移并继续取食;

(6)当玉米蚜从变黄的水稻苗全部转移到新放入的水稻苗上后,将变黄的水稻苗从饲养装置内取出;

(7)循环重复步骤(5)和步骤(6)的处理,进行玉米蚜的连续饲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6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