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开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5169.7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左彦军;宋志超;朱慧轩;纪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钵苗膜上 移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装配在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上的开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展水稻钵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改善土壤性状、减轻草害等优点,且能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水稻钵苗移栽前需在膜上开穴,传统的开穴方法是农民用钉有一排小棍的木条在铺好的地膜上开穴,劳动强度大、质量差、效率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开穴装置,达到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开穴质量好、作业效率高、操作劳动强度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开穴装置,在转动轴中间部位上固装转轮,在转轮上从中心点向外依次固装连杆和U形杆,在连杆的左、右侧部上分别对称配装左限位片和右限位片,在U形杆的左、右端部上对称且可转动地分别铰连配装左扎穴铲和右扎穴铲,所述左、右扎穴铲铰连点的里侧部分别通过左、右扎穴铲上的长条通孔装配在连杆左、右侧部上,且分别位于左、右限位片相对内侧部,拉力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扎穴铲的铰连点外侧部连接,在转动轴左、右侧部位处分别定位配置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所述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分别与左扎穴铲和右扎穴铲呈接触或脱离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作业稳定,开穴效率高,作业质量好,使用可靠,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开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右扎穴铲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向视图。
图中:1.转动轴,2.转轮,3.左扎穴铲,4.右扎穴铲,5.左限位轮,6.右限位轮,7.连杆,8.U形杆,9.左限位片,10.右限位片,11.拉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开穴装置,在转动轴1中间部位上固装转轮2,在转轮2上从中心点向外依次固装连杆7和U形杆8,在连杆7的左、右侧部上分别对称配装左限位片9和右限位片10,在U形杆8的左、右端部上对称且可转动地分别铰连配装左扎穴铲3和右扎穴铲4,所述左、右扎穴铲3、4铰连点的里侧部分别通过左、右扎穴铲3、4上的长条通孔装配在连杆7左、右侧部上,且分别位于左、右限位片9、10相对内侧部,拉力弹簧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扎穴铲3、4的铰连点外侧部连接,在转动轴1左、右侧部位处分别定位配置左限位轮5和右限位轮6,所述左限位轮5和右限位轮6分别与左扎穴铲3和右扎穴铲4呈接触或脱离配合。
作业时,将本开穴装置装配在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上,动力传递给转动轴1,经转轮2以及固结在转轮2上的连杆7和U形杆8带动左、右扎穴铲3、4绕着转动轴1做旋转运动,当左、右扎穴铲3、4与地膜接触时,左、右扎穴铲3、4分别在左、右限位轮5、6的作用下克服拉力弹簧11的拉力而张开;当左、右扎穴铲3、4与地膜分离时,左、右扎穴铲3、4分别与左、右限位轮5、6脱离接触,且在拉力弹簧11的拉力作用下闭合,完成一个水稻钵苗移栽用膜上开穴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