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5137.7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万怀新;纪俊玲;蒋海华;汪媛;汪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麦阁吸附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C09D5/32;C09D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地址: | 21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吸收 功能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的射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波长范围约为0.75-1000μm,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部分。当构成分子内能的三部分能量(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原子的振动能量和分子的转动能量)中有一、二或三种同时发生量子化跃迁时就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由于能量跃迁差的不同,分别辐射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在光谱学中,根据红外辐射产生的机理不同,可将红外辐射按波长分成三个区域:近红外区(波长0.75-2.5μm)对应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和分子振动泛频区的振动光谱带,中红外区(波长2.5-25μm)对应分子转动-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远红外区(波长25-1000μm)对应分子转动能级之间的跃迁。
红外吸波材料是指对红外光区某一频段或某几个频段具有较强吸收的特殊功能材料。它可以是单一的粉体、薄膜,也可以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而成。在红外隐身技术中,红外吸波材料主要用于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达到红外隐身的效果。纳米材料独特的结构使其在红外吸波材料中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在红外吸收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中,纳米材料的研制无疑是一个新的热点。各个国家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工作。目前,研究者对纳米氧化物的红外吸收特性的研究较多。但纳米氧化物粉末制造成本高,以及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纳米氧化物粉末易团聚,较难均匀分散,且其不稳定,易老化,而且单一的吸波材料难以达到多波段、宽频带的吸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红外吸波材料多波段、宽屏带吸收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金属卟啉类化合物超声分散在溶剂中,得到溶液A;
(2)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溶剂中,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缓慢加入到溶液A中,并不断搅拌,待完全加入后振荡、超声至上层溶液澄清,离心,将沉淀用溶剂洗涤、水洗后、真空烘干;
(4)将步骤(3)中真空烘干的沉淀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超声分散配制溶液C,经还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真空干燥后,制得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卟啉类化合物中金属为锌、铜、镁、铁、铈或钴的一种。
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的还原剂为乙二醇或葡萄糖。还原方法为向溶液C中加入等体积的还原剂乙二醇,超声,150℃下反应5h;或向溶液C中加入与真空烘干的沉淀等质量的还原剂葡萄糖,调节pH至8,超声,90℃下反应5h。
进一步地,步骤(1)、(2)和(3)中溶剂为甲醇、乙醇、丁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液A中卟啉类化合物浓度为4×10-5mol/mL~4×10-4mol/mL,所述的溶液B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1mg/mL~0.2mg/mL,步骤(3)中溶液B与溶液A体积比为1:1.5~2,步骤(4)中溶液C中沉淀的浓度为0.5mg/mL~1mg/mL。
上述的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涂料的配方组成如下:水20~30份;红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15~20份;凹凸棒土20~30份;纤维素衍生物1~2份;无机磷酸盐20~30份;分散剂0.5~1份;消泡剂1~2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将卟啉类化合物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后再经还原制得卟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经试验证明该复合材料对红外射线能够达到多波段、宽频带的吸收效果,具有优良的红外吸收功能和长期稳定性;
该材料在涂料中应用方便,在使隐身涂层具备凹凸棒土自身性能(凹凸棒土因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独特的纳米结构尺寸,从而使涂层拥有优异的保温、保湿、除味、耐磨等性能)之外,同时组分间发挥协同作用够进一步增加红外吸收波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麦阁吸附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麦阁吸附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配浆粉
- 下一篇:一种高固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