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4819.6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光宏;黄猛;杨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超声 穴位 刺激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模拟针刺对穴位处进行刺激的方法和装置,使用特定频率和功率达到与针灸相同的疗效,可直接应用于医疗卫生及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针灸疗法具有适用病症广泛,鲜见不良副作用,使用方法简便,器材轻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内科、消化科、妇科、儿科、神经科等多种临床病症的治疗中,其疗效获得了国内和国际专业研究的肯定。
近年来在针灸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为应对临床中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刺痛等不适,或在实验研究中的定量和治疗标准化的要求,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替代方法代替传统的手针方式进行治疗。这些替代方式的典型代表为激光针灸及电针。
针灸过程在于通过物理手段激发穴位处的生物有效信号,形成针灸的疗效。其中激光针灸利用了针灸的热效应和激光的活化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电针仪通过贴片或针刺方式将电流施加到穴位区域直接刺激穴位处组织,引起穴位处神经兴奋等穴位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然而这两中替代针灸的方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激光对于穴位处的启动效应还处在研究阶段,同时由于激光设备价格昂贵且单次治疗刺激点单一限制了其使用。而电针刺激穴位在临床中已经有较多应用,然而电针在目前研究中已经被证实与手针存在差异,且电针不能模拟热灸的热效应,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超声由于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利用其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泡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治疗设备中。目前的便携型超声治疗仪,由于其产品设计针对与对于患处的直接理疗效果,在用于穴位处时存在多种不便,其功率范围一般较广,使用的探头体积较大,没有专门的皮肤固定装置。
目前尚未见针使用超声刺激穴位处肥大细胞,模拟针刺效应的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解决目前替代针刺仪器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采用多个探头运用超声波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达到针灸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采用频率0.75~2MHz,强度1.5~2.25W/cm2范围的连续超声波从人体体表照射穴位深处,使穴位深部的肥大细胞产生脱颗粒。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装置,
包括系统控制电路、超声发生电路和超声探头组;
所述的超声探头组包括多个超声探头,所述各超声探头由吸盘固定器与超声发生模块组成;
所述超声发生电路由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的处理器控制,内部包括高频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具有多个通道分别连接所述的各超声探头;
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由处理器连接冷却系统和显示控制模块组成。
优选地,本发明的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装置,所述超声探头组包括三个超声探头。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装置,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为频率0.75~2MHz,强度1.5~2.25W/cm2范围的连续超声波。
本发明的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及装置,可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研究领域,解决目前替代针刺仪器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超声探头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皮球;2、通气室;3、气孔;4、固定底座;5、探头导线;6、导线孔;7、限位弹簧;8、超声发生模块;9、超声发生模块固定螺母;10、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采用多个探头运用超声波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达到针灸效果。本发明的多通道超声穴位刺激方法,采用频率0.75~2MHz,强度1.5~2.25W/cm2范围的连续超声波从人体体表照射穴位深处,使穴位深部的肥大细胞产生脱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未经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4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可拆卸结构
- 下一篇:卧式冷却器整体更换使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