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及其识别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4818.1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姚为;朱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干扰 元素 防伪 标识 及其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包括载体、标识层与干扰元素层,所述标识层附着在所述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层的颜色与所述干扰元素层的颜色为同一色系;
所述标识层采用能够吸收肉眼不可见光的涂料附着在所述载体上,所述标识层为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的点阵图形,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构成;
所述干扰元素层遮盖在所述标识层上,用于对所述标识层进行完全遮挡与隐藏、并且不会对其识别造成影响,用于识别所述点阵图形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干扰元素层直接读取所述点阵图形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为红外线、紫外线或远红外线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元素层为可视图案层、色块层或可刮开图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视图案层采用印制、喷涂或绘制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覆盖在所述点阵图形上;
所述色块层由至少一种颜色或至少两种颜色叠加形成,并且采用印制、喷涂或绘制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覆盖在所述点阵图形上;
所述可刮开图层采用印制或喷涂方式覆盖在所述点阵图形上。
6.一种识别权利要求5中所述带有干扰元素层的防伪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模块发出的肉眼不可见光透过干扰元素层以读取点阵图形的图像;
对获取到的标识层图像进行解析,以形成能够被点阵图形数据库进行识别的点阵图形数据;
对点阵图形数据进行检验,以辨别点阵图形的真伪,并反馈相关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红外读取模块发出的肉眼不可见光开始对载体上的标识层进行读取;
S20、判断红外读取模块发出的光线能否透过干扰元素层获取到点阵图形图像,若结果为是,则获取到点阵图形图像,执行步骤S30,若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40,反馈识别结果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S30、对获取到的完整的点阵图形图像进行解析,以形成能够被点阵图形数据库进行识别的点阵图形编码数据;
S50、在点阵图形编码数据库中对解析后的点阵图形编码数据进行查询与匹配,若结果为是,则表明点阵图形编码数据为真,识别结果为有效,判定物品为真,若结果为否,则表明点阵图形编码数据为假,反馈识别结果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8.一种实施权利要求7中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读取模块,用于获取印制在产品表面的点阵图形;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红外读取模块发出的光线能否透过干扰元素层获取到点阵图形图像;
点阵图形图像反馈模块,用于接收红外读取模块获取到的点阵图形图像;
解析模块,用于对已获取的点阵图形图像进行解析,以形成能够被点阵图形数据库进行识别的点阵图形编码数据;
点阵图形数据库,用于对解析后的点阵图形编码数据进行检验,以得知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的真伪;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检验结果反馈相应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为采集点判断模块、光线长度判断模块或读取时间判断模块中的一种;
所述采集点判断模块用于对点阵图形中的采集点信息进行判定;
所述光线长度判断模块用于对由红外读取模块发出的近红外光的光线长度进行判定;
读取时间判断模块用于红外读取模块对点阵图形的读取时间进行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48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成骨细胞电刺激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层立交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