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54759.8 | 申请日: | 2014-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耀;戴隆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一种天线,其包括天线本体以及连接于天线本体上的馈线,所述天线本体包括接地部以及自接地部延伸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接地部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臂部连接于接地部的第一端并朝向接地部的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接地部形成第一狭槽,所述第一臂部的自由末端与所述接地部的第二端形成一开口,所述第二臂部连接于接地部的第二端并朝向接地部的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第一臂部形成第二狭槽,所述馈线连接所述第一臂部的自由末端和所述接地部的第二端使得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接地部围绕所述第一狭槽形成回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天线,尤其是指一种可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电子设备内设无线收发装置用以无线传输信号,因而天线常整合于其中。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天线的尺寸也越来越小,但对其性能的要求却有增无减。然而,传统的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F Antenna;PIFA)因对周围环境较为敏感,在小型化的趋势下,其性能受到限制。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天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的天线。
本发明天线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天线,其包括天线本体以及连接于天线本体上的馈线,所述天线本体包括接地部以及自接地部延伸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接地部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部连接于接地部的第一端并朝向接地部的第二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接地部形成第一狭槽,所述第一臂部的自由末端与所述接地部的第二端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第二臂部连接于接地部的第二端并朝向接地部的第一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臂部位于第一臂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臂部形成第二狭槽,所述馈线具有芯线和编织层,所述芯线和编织层连接所述第一臂部的自由末端和所述接地部的第二端之间的开口,使得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接地部围绕所述第一狭槽形成回路。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编织层连接于接地部的第二端上形成接地馈入点,所述芯线连接于第一臂部的自由末端形成信号馈入点。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臂部位于所述接地部和所述第二臂部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臂部具有与接地部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一竖臂以及自第一竖臂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横臂。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臂部具有与接地部的第二端相连的第二竖臂以及自第二竖臂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横臂。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编织层连接于所述第二竖臂上形成接地馈入点。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竖臂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竖臂的高度。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接地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为28.6mm,所述第二竖臂的高度为6mm。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臂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接地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接地部所形成的回路部分工作于低频频段,所述第二臂部通过耦合而工作于高频频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天线通过回路和耦合方式形成低频与高频工作段,可满足小型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线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天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4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