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触控棒的电子签核系统与电子签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4022.6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1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志;苏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触控棒 电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签核系统,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触控棒的电子签核系统。
背景技术
文件的签核为一般企业中常见且必须的流程,以手写签名或是人工盖章的方式,已难以处理今日企业中大量需要签核的文件。因此,需使用电子印章或电子签名,以加速签核动作的进行。如何实现一个方便于一般用户使用的电子签核系统,乃目前业界所致力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触控棒的电子签核系统和电子签核方法,能够在触控屏幕上方便地选取印章的位置,便于使用者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签核系统,包括:
触控屏幕,包括红外线模块;
计算机主机,电性连接至该触控屏幕;以及
触控棒,该触控棒包括:
触控棒本体;
储存单元,配置于该触控棒本体中,用以储存签核资料;及
红外线发射单元,配置于邻近该触控棒本体的一端,用以藉由红外线发送该签核资料;
其中,该触控屏幕用以侦测该触控棒本体碰触该触控屏幕的接触区域的位置,该触控棒的该红外线发射单元藉由红外线发送该签核资料至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该计算机主机根据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所接收的该签核资料于对应至该接触区域的文件的文件签核区执行该文件的签核功能。
较佳的,该触控棒本体碰触该触控屏幕时,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于该触控屏幕的表面撷取红外线遮蔽影像,以侦测该位置。
较佳的,该触控棒还包括开关,该开关用以控制该红外线发射单元的动作。
较佳的,该触控棒还包括影像撷取单元,该影像撷取单元用以撷取图像或二维条形码以作为该签核资料。
较佳的,该触控棒本体还具有底面,该底面用以与该触控屏幕接触,该影像撷取单元配置于该底面,该红外线发射单元邻近于该触控棒本体的该底面。
较佳的,该触控棒还包括资料传输界面,该资料传输界面用以连接至外部主机,该外部主机经由该资料传输界面传送该签核资料至该储存单元。
较佳的,该触控棒还包括密码输入单元,该密码输入单元用以设定密码信息。
较佳的,该红外线发射单元藉由红外线发送该密码信息至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该计算机主机根据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所接收的该密码信息执行该文件的加密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签核方法,包括:
以计算机主机开启文件,并将该文件显示于触控屏幕上;
以该触控屏幕侦测触控棒碰触该触控屏幕的接触区域的位置;
以该触控棒藉由红外线发送签核资料至该触控屏幕的红外线模块;以及
该计算机主机根据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所接收的该签核资料,于对应至该接触区域的该文件的文件签核区执行该文件的签核功能。
较佳的,还包括:
以该触控棒藉由红外线发送密码信息至该触控屏幕的该红外线模块;以及
该计算机主机根据该密码信息执行该文件的加密功能。
较佳的,该触控棒包括开关,该开关用以控制该触控棒藉由红外线传送该签核资料的动作。
较佳的,该触控棒包括影像撷取单元,该影像撷取单元撷取图像或二维条形码以作为该签核资料。
较佳的,该触控棒包括资料传输界面,该签核资料从外部主机经由该资料传输界面传送至该触控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触控棒的电子签核系统与电子签核方法中,由于是在触控屏幕上操作,用户可以直接将触控棒碰触欲执行签核动作的位置,即有如拿着印章在文件上盖章,可以直接指定盖下印章的位置。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其操作体验与使用一般印章相同,直观而容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签核系统的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棒的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签核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4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