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及对其生成与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3284.0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姚为;万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阵 电子 监管 形成 标识 生成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多组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构成,所述多组点阵图形分布在所述电子监管码的外侧;
所述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图形的数量四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子监管码的两个顶角位置与两个底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点阵图形构成一点阵图形框,所述电子监管码设置在所述点阵图形框中。
5.一种对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成与识别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子监管码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ID,并通过点阵图形ID生成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
将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并将复合标识加密后存储;
将复合标识印制在商品表面,并通过识别设备进行读取;
提取复合标识中的电子监管码图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字符串,并与点阵图形ID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10、企业端根据商品序号定义规则生成与商品序号相对应的电子监管码;
S20、判定所生成的电子监管码是否有效,若判定结果为有效,则执行步骤S30,若判定结果为无效,则返回步骤S10;
S30、将有效电子监管码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数字信息;
S40、将上述数字信息通过图像元编码系统生成的数字信息内容定义为对应的点阵图形ID,并通过点阵图形ID生成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
S50、判定点阵图形是否有效,若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0,若判定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40;
S60、将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并将点阵图形加密后存储于企业数据库中;
S70、根据商品数量设定点阵图形的数量,印刷单位对点阵图形进行解密后,与电子监管码共同印刷在商品表面;
S80、通过识别设备读取附着在商品表面的复合标识;
S90、提取复合标识中的电子监管码图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字符串,并与点阵图形ID进行对比,判定二者是否相同,若对比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0,将与商品相对应的信息反馈给当前查验者,若对比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10,反馈报警信息,并将该报警信息发送至企业端。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0中,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采用重叠、左右放置、上下放置或围绕的方式进行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2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加氢裂化装置开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