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中国东亚钳蝎蝎毒F(ab’)2抗体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970.6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颖;范泉水;邱薇;张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C07K16/06;C12P21/06;C07K1/36;C07K1/34;C07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孟旭;王为 |
地址: | 650032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国 东亚 钳蝎 ab sub 抗体 制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蝎毒抗体的制备,属于生物医药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中国东亚钳蝎蝎毒F(ab′)2抗体及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蝎属节肢动物门(Phylum Arthropoda),蝎目(Order Scorpionidae),共包括800多种蝎。据报道对人有害且具有医学意义的蝎近50种,它们几乎都属于钳蝎科。中国的蝎子种类共29种,钳蝎在中国约有十余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BMK)。东亚钳蝎亦称马氏钳蝎,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蝎毒的毒性和成分因蝎子种类不同有较大差异,根据已报道的蝎毒LD50,毒性最强的是A.crassicauda,LD50为0.067mg/kg,而我国分布最广的东亚钳蝎由于产地不同毒力也有很大差别,如辽宁产BMK蝎毒腹腔LD50为10.3mg/kg,而河南和山东产BMK蝎毒腹腔LD50为2.4mg/kg,江西产东亚钳蝎蝎毒LD50为1.67mg﹒kg-1。
蝎伤者的临床反应主要是局部表现大片状红肿、剧痛;全身症状于伤后2h即可出现,为神经毒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呼吸肌、心肌麻痹而致死。偶有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致死亡。毒力较强的BMK蛰伤还会使有的病人出现高血糖和尿糖,甚至引起胰腺炎。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病人于24小时内可逐渐好转至症状消失,严重者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而高热39℃以上者,往往在被刺后24小时左右死亡。重度毒蝎蛰伤常于婴幼儿,通常会引起呼吸短促,肺内积液、呼吸困难、视力模糊、吞咽困难、肌肉抽搐、行走障碍及其它肌肉运动共济失调等症状,患者如不治疗,死亡率较高。儿童被蝎蛰伤必须要用抗血清治疗。近年来在我国河北等地陆续报道了多起蝎蛰伤病例,其中多起出现畏寒、发热、抽搐、休克等严重症状。这些病例的治疗大多常采用西医常规加中医治疗,存在患者治疗时间长、患者恐惧、焦虑等问题。
对生物毒素中毒的治疗目前抗血清仍是最有效的药物。我国目前还未见利用蝎毒制备抗血清的研究报道,国际上有关蝎毒抗血清的产品已经相应的文献报道如下:
1.Serum production against Tityus serrulatus scorpion venom using cross-link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as immunoadjuvant.Rocha Soares K.S.Cardozo Fonseca J.L.Oliveira Bitencourt M.A.Santos K.S.C.R.Silva-Junior A.A.Fernandes-Pedrosa M.F.Toxicon(2012)60:8(1349-1354).
2.FDA.FDA approves the first specific treatment for scorpion stings[EB/OL].(2011-08-03)[2011-08-16].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266611.htm
国际上采用的制备蝎毒抗血清的方法有如下报道:
主要采用脱毒后的蝎毒加入佐剂免疫马,先对免疫原血浆进行胃酶酶解后再进行硫酸铵盐析和加热来获得马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或采用辛酸沉淀法获得纯化的马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
以上制备蝎毒抗血清的方法由于蝎种不同、毒素成分和毒性大小差异很大,因此全世界制备的蝎毒抗血清都是这对本国主要蝎种的,采用的免疫源也主要是国内主要蝎毒,因此免疫原中每种蝎毒的比例和免疫周期及免疫效价都不一样。目前通用的生产蝎毒抗血清的制备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免疫血浆首先进行酶解,由于胃蛋白酶作用位点的非特异性,将导致血浆中除IgG外的其它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也都被水解,为后期纯化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使得制备过程中硫酸铵用量较大,生产周期长。如采用辛酸沉淀法进行纯化,则由于辛酸价格高(500元/L以上),导致生产成本成倍增加,另由于辛酸对眼、皮肤和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吸入蒸气引起咳嗽。受热分解释出有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等因素因此不能用于药品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氟吡菌胺与氰霜唑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含有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