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52565.4 | 申请日: | 2014-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光;杨靖波;李茂华;朱彬荣;刘海锋;苏志钢;刘亚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节点,具体讲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的钢管节点。
背景技术
圆钢管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被广泛地应用到空间桁架结构中,钢管的连接即节点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以输电线路钢管塔为例,不同轴线的钢管构件之间的连接常采用相贯节点形式,即将腹杆直接焊接在弦杆的外表面,常用于主斜材连接、塔腿斜材与塔身横隔连接以及交叉斜材等部位的连接。
不同轴线的钢管构件之间的连接常采用相贯节点形式,即将腹杆直接焊接在弦杆的外表面。钢管相贯节点具有传力路径明确,受力性能好,构造简单,次要构件连接简便,外形美观等诸多优点。这种相贯节点全部由焊缝传递作用力,对焊缝要求极高,为了保证施焊条件,需要将焊根熔透,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规定,主管和支管、或两根支管之间的夹角不得小于30°,限制了这种结构的使用。
由于荷载从支管直接传递,受力集中,导致主管相贯部位的应力和变形较大,降低了节点主管的承载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中不得不在支管与主管之间、支管与主管之间焊接纵向加劲肋,在主管上焊接环形加劲肋等措施以增加节点的刚度和强度,然而,这些加劲肋大大增了焊接工作量,大量焊缝又进一步引起残余应力,同时增大了迎风面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节点,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克服了传统相贯节点的缺点,改善了焊缝施焊条件,显著改善了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受力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管节点,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的轴线与主管的轴线相交,所述主管与所述支管均为钢管,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管与支管之间设有垫板。
其中,所述垫板为沿所述主管设置的弧形板。
其中,所述垫板覆盖所述主管的弧度介于90°~360°之间。
其中,所述垫板覆盖所述主管的弧度为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
其中,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的夹角介于30°~150°之间。
其中,所述述支管与所述主管的夹角为30°、45°、60°、75°、90°、105°、120°、135°、150°。
其中,制备所述主管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20%,Mn:1.00~1.70%,Si≤0.55%,P≤0.045%,S≤0.045%,V:0.02~0.20%,Nb:0.015~0.060%,Ti:0.02~0.20%,Cr:≤0.40%,Ni:≤0.70%,铁为余量。
其中,制备所述主管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5%,Mn:1.46%,Si:0.33%,P:0.022%,S:0.023%,V:0.17%,Nb:0.048%,Ti:0.14%,Cr:0.28%,Ni:0.39%,铁为余量。
其中,所述垫板与主管之间为焊接。
其中,所述垫板与主管之间为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支管与垫板之间为焊接。
其中,所述支管与垫板之间为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支管和主管夹角过小,无法保证焊接条件的约束;
2、支管的荷载通过垫板传递到主管上,接触面积大,分布均匀,垫板增大了节点刚度,改善了节点主管的受力分布和变形,起到了加固作用,局部屈曲的临界荷载随节点刚度的增大而提高,提高了整体承载性能;
3、因为2的有利作用,可以减少加劲板的使用,从而减少焊缝的数量和由此产生焊接残余应力,改善节点的受力状态;
4、减少加劲板的使用,降低了节点的迎风面积,减少了风荷载;
5、垫板的厚度,使支管端部的间隙增大,减小发生支管搭接的概率,改善节点的承载性能;
6、充分考虑钢管相贯焊连接节点的受力特点和加工工艺,结构布置简洁合理,可以改善焊缝质量,减小节点主管变形,减少加劲板,减少迎风面积,避免受力不利的搭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钢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平面节点的正视图;
图3是:传统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平面节点的侧视图;
图4是:传统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平面节点的正视图;
图5是:传统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平面节点的侧视图;
图6是:传统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平面节点的正视图;
图7是:传统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平面节点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