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475.5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良;张建业;齐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中交、直流配电往往比较复杂,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断路器。断路器通常是通过与母排连接,将断路器串接到电路中。其中母排就是指供电系统中,电柜中总制开关与各分路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铜排或铝排,表面有做绝缘处理,主要是做导线用。
目前断路器与母排之间连接多采用固定成型铜排连接,但是,固定成型的铜排连接对于不同厂家、不同尺寸的断路器安装无法兼容,并且也无法支持应用现场快速更换不同厂家或不同尺寸的断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连接装置,能够简单、可靠、低成本的实现任意规格断路器与电路之间的柔性连接,并且支持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的移动,能够灵活改变断路器的安装位置,适于现场快速更换的应用。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母排,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相接;
紧固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套接于所述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外,沿所述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滑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齿针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的一侧相连接;
齿针,所述齿针的一端插接在所述齿针安装孔内,所述插接的深度可调;所述齿针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框体或所述第二框体的侧壁相接触,用以形成所述母排与所述齿针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齿针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断路器相接,用以通过所述配电连接装置将所述断路器串接到外部电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次母排,所述次母排包括第三框体,所述第三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对端或者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对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拼接件,所述拼接件包括两个接触端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两个接触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应的两端,所述第三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对端或者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对端连接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框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对端、或者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对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一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用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所述母排与次母排之间的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三框体、或者所述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接触端之间,通过所述拼接件对所述母排与所述次母排之间的连接加以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排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母排之间通过所述拼接件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导电材料制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次母排为导电材料制成。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五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件的两端还具有卡扣,用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母排或所述次母排之间的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排为导电材料制成。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件具体为松不脱紧固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连接装置,由于齿针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滑动,并且齿针的长短可以变化,使得该配电连接装置能够灵活改变断路器的安装位置,适于现场快速更换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配电连接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电连接装置中的一种齿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电连接装置中紧固件、母排及齿针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配电连接装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连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油田低压伴生气回收系统
- 下一篇:金属中间膨胀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