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322.0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蔡玮;吴悦;王晴;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原位 修复 方法 | ||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底泥上覆盖厚度为10~15cm的黄土层,黄土层与污染底泥交界面处设极性碳极I ,在黄土层与水交界面处设极性碳极II,极性碳极I与电源负极相连作为阴极,极性碳极II与电源正极相连作为阳极,通电水解对污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土密度为2~3g·cm-3,平均粒径0.1~0.2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电水解,电源的输出电压为3~4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3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磨机
- 下一篇: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护眼睛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