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231.7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卓红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保健设备,特别指一种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装置对人体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使劳累了一天的身体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从而起到一定的健身效果。特别是对于:学生、白领、长期使用电脑工作者;高层 管理层 IT工作者;高强高压工作者;对颈椎病者;眼睛近视者;轻微失眠者;中老年人;运动性劳损者;静脉曲张、下肢肿痛、麻木、血液循环不畅者;年弱体迈、免疫力下降者等按摩装置的作用尤为突出。
但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按摩装置一般采用电磁振动的方式,即将按摩装置安装在椅子靠背上,人躺在座椅上,开动按摩开关按摩器对人体进行按摩,如申请号为200610009442.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按摩器”,这种按摩方式存在在缺陷是:a、按摩部位固定,只能对固定的人体部位进行按摩比如后背,按摩精度不高,属于覆盖型按摩,不能准确地对某个部位长时间按摩;b、携带不方便,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不能满足户外情况;c、能量消耗大,使用成本高。
相对于电动按摩设备,国内也出现过手动按摩装置,如申请号为201120479123.9的中国发明 “手动按摩器”公开了一种手动按摩装置,该按摩器通过U型架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按摩部对人体进行按摩,存在的缺陷有:d、使用时通过人的双手传递力量以支撑U型架,按摩的力量小;e、按摩部缺少保护措施直接暴露在外,按摩时不能依靠外力,因此按摩时不稳定,容易出现晃动;f、按摩能够到达的身体部位少,仅能对身体个别部位进行按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灵活地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精度高,能耗小,成本低的按摩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头、胶套、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及连接板,其中:上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内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两侧;上述按摩头固定在连接板上;上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外部分别套设第一手柄套及第二手柄套;上述胶套套设在连接板的外部,使用时握住第一手柄套及第二手柄套,将按摩头对准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手柄为片状弹性手柄,其外部包裹的第一手柄套为柔性手柄套,上述第一手柄套的外部间隔设有至少二个隔环,上述隔环将第一手柄套由内向外分割为至少二个区段,该区段为手握区间,不同距离的手握区间以便适应不同的按摩部位。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手柄为片状弹性手柄,其外部包裹的第二手柄套为柔性手柄套,上述第二手柄套的外部间隔设有至少二个隔环,上述隔环将第二手柄套由内向外分割为至少二个区段,该区段为手握区间,不同距离的手握区间以便适应不同的按摩部位。
优选地,所述的胶套的底部为封闭平面,以便承受压力与防滑和保护受压物表面,胶套的上部及两侧为开放,按摩头经胶套的上部伸出,第一手柄套及第二手柄套分别经胶套的两侧伸出,两者的外壁与胶套内壁过盈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按摩头的下部为椎体用于受压力时保持平衡度,上部为半球体,按摩头内部为空腔结构,以减少重量,按摩头材料优选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厚度为0.8-3mm,其宽度为25-40mm,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长度为500-2000mm,材料为片状有弹性材质,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两端各开有直径为5-12mm的小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厚度优选为1.2mm,其宽度优选为28mm,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长度优选为1300mm,材料优选为片状不锈钢弹片,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两端小孔直径优选为9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分别包括至少二个分段手柄,各分段手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两端小孔以便用于悬挂和包装。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分段手柄的上部或下部,连接件设置在分段手柄的上部则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可向外折弯按摩,连接件设置在分段手柄的下部则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可向内折弯按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卓红,未经黄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