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球发球自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027.5 | 申请日: | 2014-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饶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A63B67/18;A63B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发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发球机,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发球机。
背景技术
为了使人们更好的进行羽毛球训练,有人设计了以高压力压缩空气喷射羽毛球的羽毛球发球机,该发球机能方便的进行多角度和多方位连续发球,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依靠人工从球场上将羽毛球一个一个的捡起来装入储球筒中,然后将储球筒安装到发球机上,发球机才能实现自动发球功能,可见,现有技术羽毛球发球机并没有解决从球场上捡起羽毛球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羽毛球发球机必须依靠人工从球场上捡起羽毛球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羽毛球发球自捡机,该发球机设有自动捡球装置,将练球者击打至发球机四周的羽毛球自动捡起并装入储球筒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毛球发球自捡机,包括喷射发球机和自动捡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射发球机设有圆盘型底座,所述圆盘型底座的顶部和外缘分别设有伞形罩壳和卡槽型轨道;所述自动捡球装置包括循环绕行车和转夹捡球器,所述循环绕行车包括多节集球车厢和连厢筋档,所述多节集球车厢并列安装在连厢筋档上,所述集球车厢设有推进导流板和轴座支架,在集球车厢之间设有锥头导流板,所述锥头导流板设有接球漏斗,连厢筋档外端的集球车厢设有运行动力箱,连厢筋档内端的集球车厢设有轨道运行轮,所述轨道运行轮与卡槽型轨道组合;所述转夹捡球器包括连体转轴和多副旋转捡球夹,所述连体转轴安装在轴座支架上并与运行动力箱相连接,所述多副旋转捡球夹并列安装在连体转轴上,所述旋转捡球夹包括转筒型夹架和多副弹力卡夹,所述转筒型夹架设置在两副轴座支架之间并套装在连体转轴的外圈,在转筒型夹架外圈的筒壁上设有多个卡夹张合口,在转筒型夹架两侧的筒壁上设有多个卡夹顶压孔,所述弹力卡夹包括两根杆型夹体,所述两根杆型夹体之间设有开夹弹簧并且对称设置在卡夹张合口内,在杆型夹体的底部、中部和顶部依次设有摇摆轴座、顶压横杆和弧口夹头,所述摇摆轴座与连体转轴连接,所述顶压横杆从卡夹顶压孔伸出转筒型夹架,在转筒型夹架的两端都设有顶压卡夹板,所述顶压卡夹板与顶压横杆配合。
本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技术特征:
所述集球车厢呈头部小尾部大的锥形结构且其锥头与连厢筋档连接,连厢筋档中部的集球车厢两侧都设有推进导流板和轴座支架,连厢筋档两端的集球车厢内侧设有推进导流板和轴座支架,相邻的两块推进导流板构成锥形集球口,在锥形集球口的出口处设置卡球夹口,所述轴座支架设置在锥形集球口的出口处,多副轴座支架构成转轮轴座,所述连体转轴安装在转轮轴座上。
所述锥头导流板设置在锥形集球口进口的中部并与连厢筋档相连接,所述锥头导流板的中部设有球筒底座,所述接球漏斗设置在锥头导流板的尾部并与旋转捡球夹相配合,接球漏斗的出口与球筒底座之间处设有储球圆筒,所述储球圆筒与喷射发球机相配套。
所述运行动力箱包括移动电源、驱动电机、多端传动器和驱动滚轮,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池和移动受电装置,所述多端传动器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多端传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滚轮、连体转轴连接。
所述轨道运行轮包括分体卡槽轮和转筒型滚轮,所述分体卡槽轮设置在卡槽型轨道的内侧且其中部设有牵拉轴杆,所述牵拉轴杆与连厢筋档端部的集球车厢连接,所述转筒型滚轮套装在牵拉轴杆的外圈并与卡槽型轨道滚动配合。
所述转筒型夹架的轴心与连体转轴连接,所述卡夹张合口均匀排列在转筒型夹架的中部,所述卡夹顶压孔设置在卡夹张合口的两端。
所述顶压横杆的端部设有顶压滚珠,所述顶压滚珠与顶压卡夹板配合。
所述顶压卡夹板呈弧形结构且其背面设有弧形筋档,所述弧形筋档与轴座支架连接,在顶压卡夹板的入口设有滚珠导板,所述滚珠导板与顶压滚珠配合。
本实施例的循环绕行车绕着喷射发球机反复循环运行,转夹捡球器将落在发球机的四周羽毛球捡起来并装入储球圆筒内,练球者只要将自动捡球装置上装满羽毛球的储球圆筒与发球机上空储球圆筒相互更换,就能继续进行练球。因此,该羽毛球发球自捡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使练球者能更方便的进行羽毛球训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循环绕行车3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捡球夹4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