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1489.5 申请日: 2014-02-14
公开(公告)号: CN103808677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肖和艾;任可爱;刘剑飞;孙玉桃;吴金水;黄凤球;谢永红;吴翔宇;王娟;廖敦秀;周萍;周脚根;李宝珍;葛体达;刘九洪;杨楚贤;谢多云;谭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21/31 分类号: G01N21/31;A01G16/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10125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稻田 土壤 有效 饱和 容量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土壤养分研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的测定方法,它适合于对各种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测定中应用。

背景技术

磷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人们为满足作物高产的需求,在农田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粪肥,导致土壤磷素积累,农田土壤磷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土壤磷的释放会大大增加,从而造成磷素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不仅降低了肥料的经济效益,而导致经济损失,同时增加了水环境污染的风险。van der Molen等1998年提出用土壤磷饱和度作为土壤磷素释放的环境敏感指标。章明奎等2006年采样土壤测试方法研究表明,当土壤磷饱和度为16%—18%时,土壤磷释放潜力明显增加;而Kleinman等2000年研究表明旱地土壤环境敏感的磷饱和度临界值一般为25%。土壤磷饱和度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磷的数量占土壤磷总吸附容量的的百分数,测定土壤磷饱和度有化学法,如Schoumans等2000年提出的测定土壤磷饱和度(Degree of phosphorus saturation,简称DPS)的方法是:

式中Pox为采用酸性草酸铵提取液(0.1摩尔/升草酸+0.175摩尔/升酸性草酸铵)(pH值3.0),按土水比1:40(重量比)浸提,过滤后取适量浸提液在电热板上加热蒸干并加入10毫升1:2:7的硫酸:高氯酸:硝酸(体积比)消煮,定容后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磷浓度;Feox和Alox为上述过滤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Fe离子和Al离子浓度。另一种测定土壤潜在的磷最大吸附量(Qm,毫克/公斤)采样Langmuir方程拟合计算:式中,Q为磷吸附量(毫克/公斤),C为吸附平衡时溶液磷的浓度(毫克/升),K为平衡常数。磷等温吸附在25℃进行,采样的固液比为1:20(重量比),初始加入磷浓度分别为0、5、10、20、30、40、50、60、70毫克/升,电介质为0.1摩尔/升氯化钾,滴加2滴苯酚以阻止微生物的活动,震荡平衡时间为24小时。然后按下式计算土壤磷饱和度(DPS):DPS=STPQm+STP×100%,]]>式中Qm+STP为土壤磷总吸附容量,其中Qm为(未被吸附的)潜在的磷最大吸附容量;STP为已被吸附的可解吸的磷量,用0.5摩尔/升碳酸氢钠(pH8.5)在固液比为1:20(重量比)连续震荡24小时解吸提取,提取的无机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前一种方法实际上是根据土壤磷含量占铁和铝含量的比例来估算土壤磷饱和度,并没有考虑耕作管理和水分等因素对土壤磷饱和度的影响,章明奎等2006年研究发现,水稻土在厌气条件下培养后测定的土壤磷饱和度显著低于好气条件下培养测定的结果。后一种方法也是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测定的,没有考虑土壤作物和微生物以及田间水分条件对土壤磷饱和度的影响。另外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旱地土壤而建立的,而稻田土壤与旱地土壤在耕作管理存在较大差别,特别是水稻土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下,因此采用基于旱地土壤建立的土壤磷饱和度测定方法是否适合水稻土值得探讨。本发明建立一种测定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的测定方法,利用田间水稻正常生长的自然条件下来测定土壤有效磷的饱和容量,不仅测定结果准确,而且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对于指导稻田合理施用磷素肥料(包括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防止稻田磷素流失而造成环境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适合对各种类型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测定。用于指导各种类型稻田合理施用磷肥,即可到达水稻高产,又可防止由于稻田磷素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