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装置及回正异常排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1251.2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秦涛;李书伟;樊金磊;叶帅;梁荣朝;史松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G01M1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摩擦阻力 方法 装置 异常 排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转向回正性能的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回正性能是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性能指标,影响转向回正性能的因素较多,但是在相同的前轴荷及合理的四轮定位参数下,系统提供的回正主动力矩大小是确定的。从而,系统内部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汽车回正后的方向盘转角及残留横摆角速度大小。对同一车型由于转向桥两端转向轴的制造装配或产品质量存在差异会造成内摩擦偏大,或在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车桥轴承的磨损或润滑不良等因素都会造成内摩擦增大,或因转向器内部出现卡滞现象导致内摩擦增大。现有技术中当车辆由于内摩擦大而出现回正异常的问题时,从事检测维修的技术人员均是采用更换各个部分的零部件进行排查解决。而进行零部件的更换十分繁琐且劳动量大,并且需要配备大量的标准件而提高了运行成本,导致技术人员不能迅速排查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量化出每个部分的摩擦阻力矩的大小,不能对症下药,产生不必要的巨大劳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的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同时提供专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回正异常排查方法。
本发明的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方法,将车辆的待测转向轮放置于绕竖直轴线旋转的转盘上,在所述的待测转向轮上固连沿旋转轴线的径向延伸的杠杆臂,在杠杆臂上施加驱动所述待测转向轮转动的作用力,所述作用力的方向沿着绕所述竖直轴线的圆周的切向延伸,所述作用力在杠杆臂上的作用点与所述竖直轴线的最小距离为L,在所述转盘转动设定角度时测量该作用力的大小为F,得出回正摩擦阻力矩为M=F*L。
所述作用力由挂连在杠杆臂末端的拉力计施加,所述杠杆臂的长度为L,杆臂为水平设置,在拉动拉力计的过程中保证拉力计的测力方向和杠杆臂垂直且与地面水平。
本发明的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回正摩擦阻力矩的装置,包括转盘座和绕竖直轴线转动装配于转盘座上的用于支撑车辆的待测转向轮的转盘,还包括用于与车辆的转向轮固连以传递转向力矩的杠杆臂、测量对杠杆臂施加转向力大小的测力仪,所述杠杆臂沿旋转轴线的径向延伸。
所述测力仪为用于挂连在杠杆臂末端的拉力计。
本发明的回正异常排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正异常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车辆的待测转向轮放置于绕竖直轴线旋转的转盘上,在所述的待测转向轮上固连沿旋转轴线的径向延伸的杠杆臂;
2)断开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转向桥中的选定部件与待测转向轮之间的传动连接,使得与待测转向轮仍保持传动连接的各部件成为测量对象,在所述杠杆臂上施加驱动所述待测转向轮转动的作用力,所述作用力的方向沿着绕所述竖直轴线的圆周的切向延伸,所述作用力在杠杆臂上的作用点与所述竖直轴线的最小距离为L,在所述转盘转动设定角度时测量该作用力的大小为F,得出测量对象的回正摩擦阻力矩为M=F*L;
3)针对不同的选择对象,重复步骤2)的测量过程,分别得出不同选择对象的回正摩擦阻力矩,对有含有相同部件的选择对象的回正摩擦阻力矩进行相减计算扣除选择对象中的相同部件的回正摩擦力矩,从而得出各个部件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的值;
4)将车辆转向系统和转向桥的各个部件的回正摩擦阻力矩的值与预设的最大值进行比对,如果超出最大值则判定该部件为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