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口型动力钳主钳的双层行星爪卡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1238.7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动力 钳主钳 双层 行星 爪卡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管柱螺纹的液压动力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口型动力钳主钳的双层行星爪卡紧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口动力钳主钳钳头卡紧机构主要坡板式曲面滚子卡紧机构,其主要机构形式为:在齿轮及开口齿轮盖包容的空腔内,在开口齿轮及开了口齿轮盖之间设置滚子,在颚板上设置坡板,颚板通过转轴安装在颚板架上,在开口齿轮相对于颚板架转动时,滚子相对于颚板坡面滚动爬坡,颚板绕转轴转动,使牙板接触管子,实现上卸管子螺纹操作。这种动力钳每一种坡板的位置点只能卡紧一种特定的管径,要卡紧不同管径的管子需要更换滚子、颚板、牙座之等零件。这种结构不仅复杂,而且更换零件给制造维修带来不便,牙板在松开时不能自动缩回。对于现有的一些采用单层行星爪式夹紧机构的动力钳,虽然从结构上解决了许多坡板式动力钳卡紧机构的缺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行星爪与齿轮部分一上一下造成卡紧机构在轴向上受力不平衡;二是,油污、泥沙等易进入齿轮啮合的部分,造成齿轮磨损加速,传动不可靠;三是,行星轮传递钳头扭矩,为满足要求必须由足够的轴向尺寸,而且易出现打滑现象;四是,单层行星爪夹持管体时,对管体的夹紧范围集中,易使管体变形;五是,开口齿轮腔体内缺少筋板,钳子达到扭矩后,开口变形量大,严重影响夹紧效果,出现打滑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开口型动力钳主钳的双层行星爪卡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开口型动力钳主钳的双层行星爪卡紧机构,包括有刹车机构、卡紧机构、换向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若干条芯轴、上行星爪盖板、上行星爪连接板、行星连接板和下行星爪连接板;芯轴上下两处轴颈分别装在下行星爪连接板与上行星爪盖板上所开的轴孔中,芯轴的中部分穿过行星连接板与上行星爪连接板所设的轴孔中;卡紧机构由上下两层行星层组成,每层行星层均布设有数个行星爪,芯轴的两端均通过键条与行星爪相固定连接,行星爪均设置有外曲牙板;齿轮传动机构装设在行星连接板与上行星爪连接板之间,齿轮传动机构由芯轴、开口齿轮、行星齿轮、导轮和花键轴组成,花键轴的上下两处轴颈分别嵌套在行星连接板与上行星爪连接板所设的轴孔中;导轮紧密嵌套在花键轴上,行星齿轮通过导轮与刹车鼓内的制动齿圈相啮合;行星齿轮通过键条固定连接在芯轴上;开口齿轮的开口槽与刹车鼓相连接;刹车机构主要由制动齿圈和刹车鼓,刹车鼓与制动齿圈相固定连接;换向机构主要由换向套和旋钮组成,换向机构装设在任一个芯轴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还包括有紧定螺栓和刹车片,刹车片通过紧定螺栓连接在外壳上,且刹车片与刹车鼓外侧相接触。
进一步地,各芯轴的中心线所在的圆与开口齿轮是同心圆。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数量为四条,每层行星层均布设有四个行星爪。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开口型动力钳主钳的双层行星爪卡紧机构,包括有刹车机构、卡紧机构、换向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若干条芯轴、上行星爪盖板、上行星爪连接板、行星连接板和下行星爪连接板;各芯轴上通过键条装有行星齿轮、行星爪,行星齿轮通过导轮与制动齿圈啮合传动力矩,从而使各行星爪的外曲牙板卡紧管柱。在使用本发明时,通过采用上下两层层行星爪设计,该结构受力均匀,对管体分两区块夹紧,大大减少了管体的受力变形量;钳子达到扭矩时开口变形量小,结构稳定,运行可靠,使用维修方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2 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 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星爪; 2、外曲牙板; 3、芯轴; 4、上行星爪连接板;
5、制动齿圈; 7、开口齿轮;8、行星齿轮;9、导轮;10、花键轴;
12、键条; 13、行星连接板; 14、刹车鼓; 15、旋钮;
16、换向套; 17、上行星爪盖板;18、下行星爪连接板;19、紧定螺栓;
20、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