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资源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50936.5 | 申请日: | 2014-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竹原充;影山雄一;田中义己;菅沼久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胡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资源 控制 方法 以及 程序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应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3-033451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资源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称为云计算的计算机使用形式已被广泛采用。根据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的定义,云计算为一种使得能够方便地、根据请求对可配置的计算资源的共享池进行网络访问的模型以及一种以最小使用过程或者与服务提供商的最小交互迅速分配和提供资源的模型。
云计算的特征之一是响应于用户或者应用的请求迅速或自动地提供可扩展(scalable)资源以及进行资源的规模压缩(scale in)或者规模扩展(scale out)。一般而言,所述规模压缩指的是资源大小(规模)的减小,所述规模扩展指的是资源大小的扩大。例如,“Auto Scaling”,[在线][2013年1月28日搜索的]Internet<URL:http://aws.amazon.com/en/autoscaling/>描述了一种在处理的负载大于用户预先设置的阈值时自动增加物理或者虚拟应用服务器实例分配数目的方法。JP2001-118525A公开了一种使用服务器的负载历史、根据预测的未来负载进行服务器的规模压缩或者规模扩展的方法。
发明内容
然而,不仅处理器,而且诸如内存、输入/输出(I/O)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各种资源也与服务器相关联。在以服务器为单位的规模压缩或者规模扩展中,难以无浪费的使用资源。
因此,期望实现能够有效利用资源、而非以服务器为单位的粗略资源控制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当使用可扩展处理资源执行形成应用的程序模块时,其基于每一程序模块的负载的测量结果确定是否改变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的处理的数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资源控制方法,该资源控制方法包括:当使用可扩展处理资源执行形成应用的程序模块时,基于每一程序模块的负载的测量结果确定是否改变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的处理的数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得控制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起下述作用的程序:确定单元,当使用可扩展处理资源执行形成应用的程序模块时,其基于每一程序模块的负载的测量结果确定是否改变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的处理的数目。
根据与本公开相关的技术的实施例,能够比以服务器为单位的资源控制更有效地利用计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览的说明图;
图2A为描述以服务器为单位进行资源控制的示例的第一说明图;
图2B为描述以服务器为单位进行资源控制的示例的第二说明图;
图2C为描述以处理为单位进行资源控制的示例的第一说明图;
图2D为描述以处理为单位进行资源控制的示例的第二说明图;
图3为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4为描述针对每一程序模块测量负载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5A为描述根据负载率分配处理器数目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5B为描述根据负载率分配处理器数目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
图6为描述针对每一程序模块测量负载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7为描述针对每一程序模块测量负载的方法的又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8为描述针对每一程序模块测量负载的方法的再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9为图示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的资源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为图示说明图9中图示说明的资源分配确定处理的详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为图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2为描述表示请求数目与资源的必需规模之间的关系的资源模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与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与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示,并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将按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介绍
2.第一实施例
2-1.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2-2.处理的流程
3.第二实施例
4.结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