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667.2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钟知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永***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儿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消费品,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极其优异的物质条件,而婴儿车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对于家有婴儿的父母而言,在携带婴儿外出逛街或散步时,通常会用婴儿车代替手抱,以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婴儿车还具有乘坐舒适、安全的优点,因此,使得婴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现有的婴儿车中有很多是不能够收合的,且有些婴儿车比较庞大,因此占地面积会比较大,尤其在住宅面积比较小的室内,占用大量的面积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行走,相当的不方便,且不方便婴儿车的贮藏和运输。另外,为了方便婴儿车的贮藏和运输,现有的婴儿车中也出现了能够收合的,但是,这种能够收合的婴儿车的车轮的枢转中心线的设置位置及方向往往是固定的,故无法调整车轮的枢转中心线的设置方向,这种能够收合的婴儿车处于收合位置时,由于车轮的枢转中心线的设置位置及方向的影响,往往使得车轮不能和婴儿车的整体车架紧密靠拢到一起,导致车轮需要独自占用额外的大量空间,使得婴儿车处于收合位置时仍需占用很大的空间,也不方便婴儿车的贮藏和运输,且还存在结构复杂、收合操作繁琐及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婴儿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展收操作便捷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婴儿车,且该婴儿车处于收合位置时,能够调整车轮的设置位置及方向,以减少该婴儿车收合时所占用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安装座、车轮及定向释锁机构,所述车架具有展开位置及收合位置,所述安装座绕竖直枢转中心线枢接于车架,所述车轮绕水平枢转中心线枢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向释锁机构包括插件及槽件,所述插件装配于所述车架,所述槽件开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插件可移动地沿着所述竖直枢转中心线来选择地卡合或脱离于所述槽件;其中,当所述车架被操作至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车架驱使所述插件脱离于所述槽件而允许所述安装座枢转。
较佳地,所述定向释锁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车架及所述插件之间,其中,当所述车架被操作至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车架通过拉动所述弹性件来驱使所述插件脱离于所述槽件,当所述车架被操作至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车架通过推动所述弹性件来驱使所述插件朝向所述槽件移动。
较佳地,所述车架包括前脚、后脚、支撑臂、连接臂、车手、收折臂及二个相互交叉枢接的下叉臂,所述前脚的下端枢接于所述下叉臂的前端,所述后脚的下端枢接于下叉臂的后端,所述前脚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下端,所述车手枢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上端,所述后脚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支撑臂,所述连接臂的前端枢接于所述前脚,所述连接臂的后端枢接于所述后脚;所述收折臂呈可收折的设置,所述收折臂的左端枢接于位于左侧的所述车手,所述收折臂的右端枢接于位于右侧的所述车手。
较佳地,所述插件滑动地装配于所述下叉臂。
较佳地,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插件及所述后脚之间和/或连接于所述插件及所述前脚之间。
较佳地,每一对应连接有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前脚和/或所述后脚均设有一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均与对应的所述前脚和/或所述后脚相交错,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摆动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件,展收所述车架通过所述摆动件驱使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插件卡合或脱离于所述槽件。
较佳地,所述收折臂包括第一收折部、第二收折部及第三收折部,所述第一收折部的左端枢接于位于左侧的所述车手,所述第三收折部的右端枢接于位于右侧的所述车手,所述第二收折部的左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收折部的右端,所述第二收折部的右端枢接于所述第三收折部的左端。
较佳地,所述支撑臂的上端朝下方延伸出一第一枢接部,所述后脚的上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
较佳地,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枢接件及第二枢接件,所述前脚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枢接件枢接于所述下叉臂的前端,所述后脚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枢接件枢接于所述下叉臂的后端。
较佳地,所述第一枢接件包含交错设置的第二枢接部及第三枢接部,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所述下叉臂的前端,所述前脚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第三枢接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枢接件包含交错设置的第四枢接部及第五枢接部,第四枢接部枢接于所述下叉臂的后端,所述后脚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第五枢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