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试纸条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0636.7 申请日: 2014-02-14
公开(公告)号: CN104849461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9
发明(设计)人: 万宇平;冯才伟;刘玉梅;赵正苗;常平平;杨春艳;杨昌松;闫晶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试纸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试纸条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胶体金试纸条,特别是用于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残留的检测。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为一种白色结晶,又称F-2毒素,是由禾谷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1962年Stob等首先从发霉的玉米中分离得到了该毒素,命名为玉米赤霉烯酮;1966年Urry首次阐明了该毒素的结构,并将此结构命名为F-2毒素,后又被改称为ZEN。ZEN为白色晶体,分子式C18H22O5,化学名为6-(10-羟基-6氧基-1-碳烯基)β-雷琐酸-μ-内酯[6-(10-hydroxy-6-OXO-trans-1-undeceny)β-resorcylicacid lactone],熔点164~165,℃紫外线光谱最大吸收为236nm、274nm和316nm。红外线光谱最大吸收为970nm,其甲醇溶液在254nm短紫外光照射下呈明亮的绿-蓝色荧光。ZEN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乙酸乙酯、甲醇及乙醇等。在植物体内,ZEN主要代谢产生α-玉米赤霉烯醇(α-Zearalenol,a-ZOL)。在动物及人体内,除了可以代谢产生α-ZOL外,ZEN还可代谢产生β-玉米赤霉烯醇(β-zearalenol,β-ZOL),a-ZOL和β-ZOL又可以相互转化并进一步代谢产生α-玉米赤霉醇(zeranol,α-zearalanol,ZAL)及β-玉米赤霉醇(Taleranol,β-Zearalanol,TAL),而ZAL、TAL以及玉米赤霉醇(zearalanone,ZAN)又可相互转化。

ZEN主要污染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粮谷类作物及其制品。Toshitsugu对19个国家和地区的谷物、食品及饲料中所含的ZEN进行了调查发现,包括中国、阿根廷、加拿大、波兰及也门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借助被污染的乳制品、肉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ZEN及其代谢产物可以进入人体,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ZEN对动物及人类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和破坏生长发育及生殖系统方面,人畜误食含有该毒素的食物后,会引起雌性激素中毒症,造成生殖系统的严重损伤。此外,ZEN及其衍生物对肝脏系统,免疫系统均有很大的危害,并且有引发肿瘤的可能性。Schoental R在进行致癌试验时发现,试验组大鼠出现由致癌剂处理而诱发的肿瘤;此外,试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还发生了乳腺纤维瘤、腺瘤、腺癌、垂体腺癌、睾丸间质肿瘤以及子宫纤维瘤等。在其他致癌试验中也有类似情况发生,这些肿瘤所涉及的器官表明,它们可能与动物饲料中的雌激素物质有关。因此认为,它们是由污染饲料的ZEN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

目前大多数国家对食品、谷物、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例如澳大利亚规定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不能超过0.05mg/kg;意大利规定在谷物和谷类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不能超过0.1mg/kg;而在法国,植物油和谷类当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必须低于0.2mg/kg。中国则规定小麦、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不得超过0.06mg/kg。

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测定一般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TLC法繁琐费时,且灵敏度、特异性较差,提取过程中所需有机溶剂品种多且量大,易污染环境,对人体有较大危害。而ELISA法测定结果受试剂盒差异、实验温度、仪器灵敏度等条件影响较大,重复性差,假阳性率高,难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常规的HPLC法虽然比TLC灵敏度高。但由于样品前处理手续繁琐,操作复杂,也难以推广。以上几种方法均耗时较长,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时间概念的加强,无论是商家还是政府部门对检测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胶体金试纸条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检测效率,缩减检测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的玉米赤霉烯酮残留检测试纸条。

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残留的试纸条,包括样品吸收垫(1)、结合物释放垫(2)、反应膜(3)、吸水垫(4)和底板(7);所述反应膜上具有包被有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的检测线(5)和包被有羊抗鼠抗抗体的质控线(6),所述结合物释放垫(2)喷涂有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

所述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是由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所述载体蛋白可为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血蓝蛋白、甲状腺蛋白、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