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部皮炎的中药外敷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544.9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颖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7/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部 皮炎 中药 外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皮炎的中药外敷剂。
背景技术
面部皮炎往往是由多种不同原因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炎症,其病理变化多是表层出现细胞间水肿及细胞内水肿,其浅层有毛细血管扩张,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西药治疗往往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副作用较大。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利用中药外敷剂治疗面部皮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面部皮炎的中药外敷剂。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禀赋不足,皮毛腠理不固,复感毒邪,毒热蕴于肌肤而发病。治疗应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面部皮炎的中药外用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木芙蓉花6-9份、积雪草3-9份、齿叶草30-60份、奶汁树9-15份、香榧草15-30份、囊距翠雀9-15份、过坛龙6-15份、黄花母5-15份。
优选的:木芙蓉花7.5份、积雪草6份、齿叶草45份、奶汁树12份、香榧草22.5份、囊距翠雀12份、过坛龙10.5份、黄花母10份。
制备方法:将以上药物加适量蜂蜡、香油,熬成膏即可。
方中:木芙蓉花: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积雪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齿叶草:清热燥湿、凉血止痛;奶汁树:清热解毒、祛风利湿;香榧草:清热凉血;囊距翠雀:凉血、解毒、祛风止痒;过坛龙:清热利湿、散瘀消肿;黄花母:清热利湿、活血排脓。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随机分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4.1岁;其中化妆品皮炎15例(有明显化妆品接触史),接触性皮炎6例,脂溢性皮炎5例,激素依赖性皮炎5例;患病时间最短2h,最长2年。对照组3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4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2.2岁;其中化妆品皮炎13例,接触性皮炎7例,脂溢性皮炎4例,激素依赖性皮炎7例;患病时间最矩1.5h,最长2年。62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不入选标准:①试验前1周服用或外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②患有其它可能影响试验观察面部皮肤病者,如银屑病、多形性红斑等。
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外敷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外敷剂,称取木芙蓉花7.5g、积雪草6g、齿叶草45g、奶汁树12g、香榧草22.5g、囊距翠雀12g、过坛龙10.5g、黄花母10g,加适量的蜂蜡、香油,熬成膏,治疗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洁面部皮肤,再将黄连膏薄薄涂在面部皮损部位,然后用负离子冷喷机对患处喷雾20rain,用无菌纱布轻轻拭去面部水分及药膏,每日2次。对照组:用炉甘石洗剂涂在皮损处,每日2次,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2周为一个疗程。
3.疗效标准连用1个疗程后,对面部潮红、干燥脱屑、色素、痤疮样皮疹和瘙痒不适感进行评价。痊愈:皮肤损害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皮肤损害消退>70%。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皮肤损害消退30%~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肤损害消退<30%,自觉症状未改善。
4.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木芙蓉花7.5g、积雪草6g、齿叶草45g、奶汁树12g、香榧草22.5g、囊距翠雀12g、过坛龙10.5g、黄花母10g,取相应等份上述药物加适量蜂蜡、香油,熬成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颖,未经刘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