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0389.0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磊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2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动态 授权 电子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可以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特别涉及到该类电子锁的控制器和授权过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子锁有两大类:第一大类为可以进行设置的固定密码,密码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每次开锁时输入密码,输入的密码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密码进行核对一致时开锁,还可以通过密码设置修改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密码的值,更新密码以增强安全性。第二大类为使用电子钥匙的情况,电子钥匙可以是各种接触或非接触的磁卡,IC卡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已经在集中鉴权系统中预授权,可以用于打开门锁,解决了用户需要记住密码的苦恼。电子钥匙还可以使用动态密码,随着电子钥匙的每次使用,在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通过算法或随机数动态更新非易失性存储器和电子钥匙中的密码,使之不易被他人仿制或破解。通过加密技术的不断革新,以上两种类型的电子锁的安全性越来越强,已经在宾馆,写字楼和家庭中广泛使用,还有一些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了指纹、虹膜、面部特征等生物识别技术代替密码和ID标签。但是以上两大类电子锁在针对电子锁的临时使用者的使用上稍显不便,固定电子密码锁在临时使用者使用后需要电子锁管理者到电子锁所在地进行密码的修改;电子钥匙需要把电子钥匙实物交给临时使用者并在使用后收回。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告号为CN102168509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密码随日期进行变化的动态密码锁系统”,使用日期时间和固定密码组合后经过单向散列算法生成动态密码用来开锁,但是一个动态密码只能和特定日期或时间对应,不能灵活控制授权,对取消授权也不太方便。
因此,在需要经常服务于临时使用者的场合,使用一种可以通过连接到互联网上对特定时间段进行动态授权的电子锁变的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局限而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可以灵活授权的电子锁系统。其中电子锁和临时使用者的信息终端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鉴权中心A,电子锁的所有者和临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意愿在鉴权中心注册或注销,当特定电子锁L和该电子锁的临时使用者在鉴权中心(例如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服务器)上注册后,当临时使用者希望在特定时间使用该电子锁并得到许可后,鉴权中心A保存该授权信息并对应一个特定授权码P给临时使用者,临时使用者在特定时间使用该授权码打开该电子锁,电子锁通过互联网连接鉴权中心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开锁。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可适用于租赁用住房的门锁、宾馆房间门锁、公共场所、景区或影院等场合的自动检票系统、租赁用汽车的中控锁及点火开关、停车位地锁、游艺设施的使用控制系统等各种以许可时间或次数等为条件进行临时授权并且安全性有要求的场合。临时使用者可以通过个人电脑、PDA、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游戏机、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车载智能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终端来连接鉴权中心获取授权;临时使用者的终端与鉴权中心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网络数据服务、无线数据接入服务、Wi-Fi、Bluetooth、3G、4G、GPRS、EDGE、HSDPA、ADSL、TD-SCDMA、WCDMA、CDMA2000、TD-LTE、FDD-LTE、WiMAX、电力线网络接入服务、有线网络接入服务、光纤宽带网路接入服务、以太网、使用线缆连接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射频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光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音频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使用量子效应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服务、短信息服务、自动语音话务代理服务、人工话务代理服务等形式进行连接。当临时使用者希望开锁时,可以使用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打孔卡、磁卡、IC卡、RFID、NFC、USB存储器、信息纽扣、闪存数据存储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数据通信装置、通过电磁感应耦合方式进行通信的数据通信装置、无线射频数据通信装置、音频数据通信装置、红外线数据通信装置、不可见光数据通信装置、可见光数据通信装置、电子钥匙、文字识别装置、OCR、指纹识别装置、面部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虹膜扫描识别装置、生物识别装置等作为介质存储和在电子锁上输入临时使用者的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磊,未经袁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