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配件及利用该连接配件的连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8801.5 | 申请日: | 2014-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亮;凑达治;森下琢磨;大野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B23K9/24 | 分类号: | B23K9/24;B23K9/2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配件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配件及利用该连接配件的连接方法,用于将双电极一体型的一对焊炬连接至震动传感器(shock sensor)。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实现通过两根焊条的串联电弧焊接(tandem arc-welding)的焊炬而言,例如已开发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39172号的第0025段、第0037段及图1等中记载那样的双电极一体型焊炬。双电极一体型焊炬具有一对焊炬主体,这些焊炬主体彼此所成的角度为3°至15°,在保持该角度的状态下,在各焊炬主体的终端部分别安装有连接配件,来自焊条供应装置的焊炬电缆经由该连接配件与所述焊炬主体相连接。因此,连接配件之间的角度也是3°至15°。
另一方面,对于实现通过一根焊条的单电弧焊接(single arc welding)的焊接机器人(welding robot)而言,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351510号的第0006段、图1及图2等所记载的那样,已提出在焊炬与腕部(机械臂,robot arm)之间安装震动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单元),用于在焊炬接触或碰撞到被焊接物或夹具等异物上时检测其偏斜及移动,以使焊接机器人停止。
但是,对于具备双电极一体型焊炬的焊接机器人而言,尚未提出在焊炬与腕部(机械臂)之间安装与双电极一体型焊炬对应的串联用震动传感器单元的结构。其原因之一是:由于串联用震动传感器单元必须弹性地支承各焊炬,以使焊炬在因接触或碰撞而偏斜或移动之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点位置,因此必须采用对原点位置处的焊炬加以支承的焊炬支承部是相互平行的结构;为此,如图10所示的串联用震动传感器100及双电极一体型焊炬101般,连接配件102与焊炬支承部104的角度不同,无法将双电极一体型焊炬直接安装到串联用震动传感器单元。
对此,可以考虑对双电极一体型焊炬的焊炬主体实施使连接配件成为相互平行的弯曲加工,但该弯曲加工存在若干问题。
第一问题是,对于焊炬主体的弯曲加工而言,必须尽可能减少弯曲部分,以免阻碍插通焊炬主体内的焊条的提供能力,因而被限制为简单且缓慢弯曲的加工。
第二问题是,焊炬主体例如图11所示的焊炬101的焊炬主体105般具有与焊条的形状对应的弯曲部分106,即以弯曲型为前提,因此,如果要进一步对焊炬主体进行使连接配件成为相互平行的弯曲加工,则在弯曲加工中必须进行三维方向上的调整,难以定角和定位。
第三问题是,在假设焊炬主体材料为铜的情况下,虽然可容易进行弯曲加工,但难以高精度地获得所需的弯曲尺寸。由于焊炬主体要与震动传感器单元连接,因此对于该焊炬主体需要进行高精度(例如0.1mm至0.2mm的范围内的精度)的加工。
因此,虽然可以通过对双电极一体型焊炬的焊炬主体实施使连接配件成为相互平行的弯曲加工,从而将双电极一体型焊炬连接到串联用震动传感器单元,但存在需要高度的弯曲加工技术、加工也耗费时间的问题。而且,由于焊炬主体的弯曲形状及各焊炬彼此所成角度的影响,存在装配时也需要高度技术、装配也耗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配件及利用该连接配件的连接方法,不需要为了确保焊炬的弯曲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所需的加工时间及调整时间,也不需要熟手的高度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双电极一体型焊炬与串联用震动传感器单元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磁铁的静音锁体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焙烧炉流化床冷却器强化传热冷却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