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48074.2 申请日: 2014-02-12
公开(公告)号: CN103749146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B79/02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袁靖
地址: 410125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南方 双季稻 洪涝灾害 补救 作物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洪涝灾害后补救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套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该技术适合于南方的农民、种子公司、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等部门进行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作物布局及作物补救栽培技术推广。

背景技术

水稻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的粮食作物,以湖南为代表的双季稻地区是我国双季稻主产区,该区域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6-18℃,≥10℃积温为5000-5800℃,年降雨量为1200-17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300-1800h,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330-4040MJ/m2,无霜期270-310天,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各项需求,适宜发展双季稻生产。据统计,全省早稻播种面积166.67万hm2,晚稻186.67万hm2。而我国南方稻田的洪涝期主要集中在6月至7月,在此期间降水过程频繁、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50%,暴雨日数多,多大雨或暴雨,是我国南方洪涝灾害出现的高峰期,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此期早稻正处孕穗至乳熟期,晚稻正值秧苗期;一旦遭遇洪涝,轻者水淹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极大,重者农田被冲毁,造成早稻绝收、晚稻秧苗毁灭,无法正常开展晚稻生产。以湖南省为例,据统计,1991-2000年,平均每年洪涝发生面积达75.8万hm2,损失粮食10.1亿kg,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158.5亿元,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针对南方稻田洪涝易发区,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如何合理进行作物布局与栽培,成为洪涝灾害灾后恢复农作物生产与减少农民因灾损失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通过作物合理布局、品种选择与田间科学管理,构建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农作物的方法,减轻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试验证明,在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易发区采用洪涝灾害灾后补救种植秋季作物栽培方法,可减轻灾后真菌性病害(纹枯病和稻瘟病)发生程度、水稻主要虫害(稻飞虱、二化螟和三化螟)发生量和经济损失,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经济收入。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南方洪涝灾害后,将前茬作物是早稻的稻田选择种植包括秋玉米或秋季蔬菜在内的作物,通过改变双季稻田周年种植模式,进行早稻和秋季作物的水旱轮作;

秋玉米灾后补救栽培:秋玉米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栽培方式采用种子直播;具体环节操作如下:

①整地、开沟起垄、施足底肥:整地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50kg/亩作基肥,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为N:P2O5:K2O=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再精细整地,达到田平土细,按厢面宽2.0米进行开沟起垄,沟深10-15cm;

②播种:选择湘康玉1号、湘康玉2号、中糯304、湘糯2008、科玉2号、或登海11号,于7月10-20日采用种子直播,播种时每厢播4行,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80cm,窄行行距40cm,穴距30cm,密度为3500穴/亩,用种量为1.5kg/亩,打穴深度为3-4cm,每穴播3粒,播后盖土2-3cm;播种前1-2天,667平方米用10%草甘膦水剂1000毫升兑水30-40公斤对稻田杂草茎叶进行均匀喷雾,进行杂草防除;3叶期间苗,4叶期定苗,带土补苗确保全苗;

③田间肥水管理:第一次追肥在5-6叶期进行,施用尿素7.5kg/亩作苗肥;第二次追肥在10-12叶期,施用尿素10-15kg/亩、氯化钾5-10kg/亩,在玉米植株根旁开穴深施;分别在4叶期、6叶期和大喇叭口时期,用敌杀死或菊马乳油喷施;并及时进行排涝和灌溉;

④收获:于10月5-15日即收获,玉米产量在400kg/亩;

秋季蔬菜灾后补救栽培:

①蔬菜品种选择:选择夏阳白或华阳白作为秋季蔬菜,于7月20日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前苗床施底肥,施用45%复合肥30kg/亩,或尿素10kg/亩、过磷酸钙35kg/亩和氯化钾7.5kg/亩作为苗床底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