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圆花式球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7151.2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A41G1/00 | 分类号: | A4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05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式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方体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球形立方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球形立方体多比较复杂,插接工序比较多,操作较难,易脱落且费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球形立方体多比较复杂,插接工序比较多,操作较难,易脱落且费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正圆花式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正圆花式球由组件1、组件2……组件30共30个相同组件插接而成;每个组件由等面积的正方形纸1、正方形纸2共两个正方形纸组合而成;
取正方形纸1,做两条对角线反折线,相交于正方形纸1中心点;通过正方形纸1中心点,做两条与纸边垂直的垂直线正折线,两条垂直线正折线相互垂直;
取正方形纸2,做两条对角线正折线,相交于正方形纸2中心点;通过正方形纸2中心点,做两条与纸边垂直的垂直线反折线,两条垂直线反折线相互垂直;
将正方形纸2置于正方形纸1之上,正方形纸1中心点与正方形纸2中心点重合为重合中心点,对角线反折线与垂直线反折线重合为重合反折线,垂直线正折线与对角线正折线重合为重合正折线;正方形纸1和正方形纸2重叠部分之外为八个全等等腰三角形,其中四个正方形纸1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1,四个正方形纸2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1的底边与重合反折线相交于等腰三角形1底边交点;在等腰三角形2的底边做等腰三角形2底边反折线;
依照等腰三角形2底边反折线将等腰三角形2折叠并相贴,即成与正方形纸1全等的重叠正方形;在重合反折线上取重合反折线的端点至重合中心点的1/2处即1/2中点;在等腰三角形2底边反折线的两个端点分别与最近的1/2中点之间做短反折线;等腰三角形1的底边与最近的两条短反折线形成等腰三角形3;在1/2中点与等腰三角形1底边交点之间做切线,切线将等腰三角形3等分为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4;切线为切开的切口;
依照短反折线将等腰三角形4折进正方形纸1和正方形纸2之间的夹层内;
依照重合正折线和重合反折线折叠,形成有四个折叠三角形的立体形;折叠三角形的短反折线到正方形纸1纸角部分为双层45度角,即插入部分;折叠三角形两面的短反折线为被插入部分的插口,即被插入插口;一个组件完成;
两个组件的插接方法;插入部分的尖角折叠一小部分,折叠部分不长于插入部分长度的1/3,折叠方向为不与被插入插口相贴合的一面,将组件1一个三角形状的插入部分插入组件2一个折叠三角形的被插入插口,同时,将组件2被插入插口同一折叠三角形的插入部分插入组件1插入部分同一折叠三角形的被插入插口内;
插入部分的短反折线与被插入插口部分的短反折线重合,两个组件完成插接;
用同样的插接方法,组件2的未插接折叠三角形与组件3的一个折叠三角形相插接,组件3的另一个折叠三角形与组件4的一个折叠三角形相插接,如是插接,组件4与组件5相插接;组件5与组件1相插接,即成一个五角形的封闭圈;
五角形封闭圈之外两个相插接组件相邻的未插接折叠三角形与另一个组件的两个折叠三角形可以插接成一个三角形封闭圈;
每个五角形封闭圈外可以相邻插接成五个三角形封闭圈;每个三角形封闭圈外可以相邻插接三个五角形封闭圈;如是插接,30个组件插接成正圆花式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组件制作简单,插接容易;造型别致,挺括美观;插入部分和被插入部分的锁死功能使花式球更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正方形纸1平面图;
图2是正方形纸2平面图;
图3是将正方形纸2置于正方形纸1之上平面图;
图4是重叠正方形平面图;
图5是将等腰三角形4折进正方形纸1和正方形纸2之间的夹层内后的平面图;
图6是组件立体图;
图7是两个组件插接示意图;
图8是两个组件插接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9是五个组件插接成五角形封闭圈的立体图;
图10是五角形封闭圈外形成一个三角形封闭圈的立体图;
图11是正圆花式球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圆花式球由组件1、组件2……组件30共30个相同组件插接而成;每个组件由等面积的正方形纸1、正方形纸2共两个正方形纸组合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实线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恒力输出气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补偿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