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放散点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7072.1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喆;王育飞;张继中;王瑞红;阎峰;刘华平;石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6 | 分类号: | C21B5/06;C21B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放散 点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煤气放散点火方法。
背景技术
太钢现有三座高炉煤气放散塔,分别为1#(1650高炉放散塔)、2#(1800放散塔)和3#(4350高炉放散塔),其中1#和3#采用三管式,2#采用单管式。正常情况下,高炉煤气管网压力由1#和3#塔调节,2#塔备用。高炉煤气放散点火采用焦炉煤气伴烧,用气量大,据2010年统计1#和3#塔消耗焦炉煤气总计约47449GJ,年燃气成本约153万元(城市焦炉煤气价格32.27元/GJ)。
发明内容
为了节省焦炉煤气,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炉煤气放散点火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煤气放散点火方法,在放散塔顶部设主燃烧器,在主燃烧器周围设有点火烧嘴,其特征是放散操作后,控制中心接到放散指令时打开煤气分配器阀门,同时点火烧嘴点火引燃伴烧管,在放散塔周围形成长明火焰,然后打开放散煤气,放散煤气经设置在放散塔顶部的防回火装置和主燃烧器后,一边旋转一边与空气混合,遇到长明火焰着火燃烧,完成放散燃烧全过程。
所述放散操作包括“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所述“自动”模式为:当中央控制器接到放散信号,首先触发点火信号,然后通过PLC控制打开煤气处理装置电磁阀,高压点火器点燃点火小烧嘴,同时引燃伴烧嘴,通过点小烧嘴及伴烧嘴的火焰点燃放散的煤气。
所述“手动”模式为:中央控制器接到放散信号后,由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按钮手动完成点火,同时,打开煤气处理装置电磁阀完成点火过程。
本发明点火简便可靠、安全;延长了系统使用周期;节省了焦炉煤气,降低了运行成本。
使用本发明后,太钢2012年统计消耗焦炉煤气总计约18086GJ,年燃气成本约91万元(50.29元/GJ)。
具体实施方式
以3#放散塔(4350高炉煤气放散塔)为例介绍。
1、工艺条件
(1)形式:三管塔式
(2)燃烧放散能力:Q=45万m3/h(按实际)、P=7~15Kpa可调
(3)燃烧放散塔高度:约68米
(4)放散塔直径:3×DN1200
(5)放散燃烧介质:高炉煤气
(6)点火介质:高炉煤气
(7)放散塔前的高炉煤气总管中的煤气温度:20-80℃
高空自动点火伴烧系统
(1)伴烧器。在1#、2#、3#放散管主燃烧器旁分别安装3套高空点火伴烧器,点火气源使用自身放散的高炉煤气,能够可靠地将放散管放散的气体点燃并且安全、可靠地充分燃烧。
(2)高空点火伴烧器使用耐高温材料制作,伴烧时不产生侵害燃烧器或管线的火焰。
(3)管路及其调节阀。
每个高空点火伴烧器的燃气都由DN40和DN25两路燃气管道供给,DN25管道中需设一个阀门用于调节点火用气量的调节。
(4)高压发生调理器。使用具有高压调理功能的高压发生调理器,从而保证了高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从主控制器到放散塔从上往下的第二层平台,敷设一根控制电缆。
生产厂和型号:
北京亚炬同创技术有限公司
(5)点火设施。在离放散管顶10米之内的点火设施能够耐800℃高温10分钟性能不变。
(6)火焰检测。每套放散管设火焰测检组件三套(共九套)。
(7)燃气管线。点火、伴烧燃气供给系统需敷设燃气管线。
(8)点火质量。点火成功率达到:在“点火燃料气”质量满足要求情况下,失误率达到≤1%。
放散塔顶部设主燃烧器,在主燃烧器周围设有点火烧嘴。当控制中心接到放散指令时打开煤气分配器阀门,同时点火烧嘴点火引燃伴烧管,这样便在放散塔周围形成长明火焰,然后打开放散煤气,放散的煤气经设置在放散塔顶部的防回火装置,主燃烧器后,一边旋转一边与空气混合,遇到长明火焰着火燃烧,完成放散燃烧全过程。
高能点火器采用高压电打火和火焰监测装置,在控制室完成自动控制点火和着火监测全过程。并有手动、自动点火、燃气延时、点火延时时间调节功能。高能点火器具有火花能量大,自洁能力强、抗水抗污染,点火可靠性高。高能点火器输入电源:220VC50Hz,输出电压峰值:10KV,最大点火持续时间1000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冲击时效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高血压易感基因组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