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水式热水全排出电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6951.2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仲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从宝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20;F24H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 热水 排出 电热水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水器装置,尤其是一台可供洗浴所需的储水式热水全排出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储水式电热水器,是冷热水混合后再排出,使用后温水中的热能便浪费了。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储水式电热水器使用后储水罐中温水的热能浪费问题,本发明采用新的设计构思,提供一种储水式热水全排出电热水器,它仍然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在内胆里活塞的作用下排出储水罐的都是热水,大大地节约了热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常见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内胆里安置活塞,活塞就将内胆分成两个空间,并在两边都设置一套电热水器装置,等同两个电热水器共用一个内胆,一边的进水与另一边排水配合,活塞被推动到挡板时,内胆中的热水被排完。本发明有内胆、活塞及壳体、管道及开关、发热器及控制指示三部分组成。内胆、活塞及壳体部分:内胆外有保温层(3),保温层外是壳体(2),悬挂支撑件固定在内胆上,内胆两边有挡板(6),挡板上有过水孔,过水孔的总面积及位置要顾及排水口的压力及活塞所受到的压力平衡,挡板至内胆端头空间内安置进水口(8)、排水口(9)、镁棒(10)及发热器(11),为了压缩空间,可以改变排水管、镁棒及发热器的形状,使之更好的节省空间,让存留的热水尽可能少,在电热水器成纵向结构时,要注意其上及下排水口(18、26)的位置,使空气能排完并让水位高过发热器,根据挡板的强度,必要时在挡板与内胆端头间设置柱或条状支撑件(7),活塞可以是硬或软活塞(28、5),硬活塞有厚或薄型,硬活塞两边有膨胀圈(27),软活塞安置在内胆中部,用内胆(4)夹住制作难度较小,周边有螺丝(1)加以紧固,软活塞可采用硅胶、橡胶、塑料或柔软伸缩材料制作,软活塞抵达挡板的接触面需要有一定的抗拉伸能力,以防水的压力因挡板的过水孔损坏软活塞,软、硬活塞里置有磁性材料,其移动用于水量指示表(14)的传感器感应,软活塞的运动轨迹(25),是软活塞的底部即与挡板接触面到口部的部分,其厚度由厚到薄或由薄到厚形成,软活塞两边内胆的底部有排污口,排污口内有一堵塞(19)与内胆吻合,吻合面要配合好,以免损坏软活塞。管道及开关部分:进水管(23)经冷水三通阀(24)各连通带止回的压力安全阀(20)或单个压力安全阀及止回阀通向内胆两端,止回阀安装在靠三通阀一端,内胆两端的排水管与热水三通阀(21)连接后,与混合阀(22)连接,也可将内胆两端的排水管各连接混合阀,两混合阀连接三通后至喷头。发热器及控制指示部分:电源经漏电保护器再进入壳体内接线在总或两边的线路板上,与线路板相接的有电源开关(17)、调温旋钮(16)、水温指示表(15)、水量指示表、加热指示灯(13)、电源指示灯(12)、过热保护器及发热器,也可将电源开关与调温旋钮或电源指示灯合二为一,过热保护器采用手动比较安全,采用自复位的会有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排出的都是热水,经混合阀混合后可以恒温,使用者排出部分冷水再加热,可以定量加热用水,节约电能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储水式热水全排出电热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硬活塞及内胆示意图。
图中1.螺丝,2.壳体,3.保温层,4.内胆,5.软活塞,6.挡板,7.支撑件,8.进水口,9.排水口,10.镁棒,11.发热器,12.电源指示灯,13.加热指示灯,14.水量指示表,15.水温指示表,16.调温旋钮,17.电源开关,18.上排水口,19.堵塞,20.压力安全阀,21.热水三通阀,22.混合阀,23.进水管,24.冷水三通阀,25.运动轨迹,26.下排水口,27.膨胀圈,28.硬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在内胆两端头安置发热器、镁棒、进排水管及挡板,软活塞被内胆夹住由螺丝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从宝,未经仲从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